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标准化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标准化管理分析

陈汉波

佛山市汇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成为混凝土与砂浆使用的一种新的形式,但是由于行业起步时没有相应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形成务出奇招,管理参差不齐,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混凝土的质量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对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的标准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标准化;企业管理;实验室建设

1引言

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形式有利于充分利用设备,用料能够精确控制,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因而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输到工地进行浇筑已经成为目前混凝土砂浆使用的一种主流形式,但是由于预拌混凝土砂浆这种形式的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不是很成熟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以及企业实验室建设等环节上,因此本文展开了对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具体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上述两个方面提出了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实施途径。以期为预拌砂浆混凝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与管理上的智力支持。

2企业内部管理的标准化

2.1企业规章制度建设

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采用ISO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合理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的管理机构、总工室、办公室以及财务部门、调度部门、销售部门、研发部门、运输部门等。各个部门配置专业人员,能够保证企业机构正常运作。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规范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实验室的组织结构,研发流程、生产流程、业务拓展流程以及运输流程等。针对各个环节设置相应的岗位,确定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度包括员工应该遵守的细则以及工作的基本制度和销售、行政以及生产过程和运输以及研发等各个部门的责任。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建立对于各个部门的考核制度,做到奖惩分明。

企业切忌制度空设,为应付检查用;同时,要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避免成为流于形式的条文。

2.2质量保证规范建设

预拌混凝土、砂浆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因而企业要始终作为企业管理最为重要的方面。作为企业来讲要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企业的研发部门要建立实验室相关的质量管理技术文档,对于企业要建立企业预搅拌混凝土砂浆的质量管理技术文档。能够切实保证企业所生产的混凝土与砂浆质量过硬。并且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检测制度,对混凝土砂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材料质量,生产过程是否标准,生产后的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量,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掌握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是否合格,必要的情况下要及时对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追溯。

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树立总工负责制,确实提倡国家质量终身制。给予总工对质量的绝对权威和管理的权力,同时强调其对技术质量责任。杜绝挂名总工这种违法且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同时又要避免总工只负责任而又无力实施管理的空架子。

2.3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国家对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所具备的资质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比如根据国家对该类型企业所规定的二级资质标准为,企业具有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经济管理人员的数量的最低数量为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最低数量为10人,且在工程技术人员中具备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要达到5人以上。对于三级资质的标准为,企业具有一定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数量最低为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管理人员不少于2人。并且对于二级资质企业要求,企业的经理应该至少具有5年以内从事该领域工程管理工作的经验或者是具备中级职称,其中技术负责人应该至少3年从事预拌混凝土砂浆工作并且要具有相关专业的中级技术职称,财务负责人需要具有中级以上的会计职称。而对于三级资质的企业来将企业经理需要具备3年以上的工程管理的经验,企业技术负责人需要至少两年从事该领域工作并且具备中级以上的技术职称。

2.4资料管理

资料包括企业的档案资料包括合同、技术研发资料、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等,对于档案要设立专门的档案室作为专门的存放地点,并且要招聘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对于原材料采购以及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要进行归档记录,并且要对档案文件进行分类整理与存储以方便后期的查找,将各种类型的统计表进行汇总制作电子档文件进行存储。

2.5设备管理

国家对于不同资质的混凝土预搅拌企业的设备也有相应的规定,对于二级资质的企业必要要具备2台每小时能够处理55立方米的混凝土搅拌机,企业混凝土运输车辆的数量不少于10,企业的输送泵车不少于2台,企业的沙石分离设备不少于1台,具备混凝土实验室。对于具备三级资质的混凝土搅拌企业应该至少具备一台每小时能够处理30立方米混凝土的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辆要不少于5辆,输送泵车以及砂石分离机不少于一台。

2.6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企业最为主要的也是核心的工作环节,要保证企业生产区域的场地的硬化率,并且各种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要合理的分类放置,并且将原材料的出厂、规格等参数标记清楚,要与原材料尤其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粗细集料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保障其中所含氯化物数量,配置的过程要均匀,含沙量以及泥块含量要保持稳定,粗骨料表面具有较少的空洞,生产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在施工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并且放置必要的防护设备。对于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配比要严格执行,如果需求产生变化或者是环境产生变化要及时的进行调整,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其进行管理,并且要及时的将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在混凝土出厂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企业专门的混凝土质量检测部门的质量检测才能够出厂。

2.7经营管理

要确保企业所具备的资质与所生产的混凝土等级一致,比如如果是二级资质企业可以生产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及特种的混凝土,对于三级资质的企业只能生产低于C60标准的混凝土。在销售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之前要与需求方签订书面的合同,在合同中应该将混凝土的种类以及等级、强度、数量以及其他各种参数指标规定清楚,此外还要包括混凝土交货的期限以及交货的方式。

3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

3.1设备与环境管理

实验室是预拌混凝土企业资质所必须的,因而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必须要建设自己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准确的对实验过程中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以及通风和其他环境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实验室中应该具备标准的养护室、配合拉力测量室、力学实验室、混凝土砂石实验室、技术档案室等。实验室应该具备一定的空间一般情况下总面积要大于100平方米,养护室不小于25平方米,且实验室要保证用水用电的标准与安全。

实验设备应该达到企业相应资质的最低标准,设备的性能以及精度能够满足混凝土的研发测试相应的指标要求。实验室应该建立设备清单,并且定期的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清查和维护保养,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规范,并且要做好相应的使用记录。

3.2实验人才队伍建设

与企业的资质要求类似,实验室人员不仅需要相应的职称还需要经过住建厅或者其他部门对其的培训,在培训合格之后才能够持证上岗从事实验室的工作。实验室主任应该具备至少3年以上的从事该领域工作的经历并且应该具备中级以上的职称。实验室还应该具备从事配备砂石、水泥、添加剂等混凝土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检测人员,检测人员的数量要不少于3人。并且实验室的建设要符合当地对于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得处于兼职状态,人员的任职以及离职和流动等都需要经过当地相关部门的审批与备案。

4结语

本文对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的标准化进行了研究,从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企业的实验室建设两个方面的标准化对企业目前标准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包括企业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人才队伍配备、资料管理、设备管理、经营管理具体举措;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设备与环境的标准化的建设与配备、实验室人才的配备等具体举措。

参考文献:

[1]章文松.预拌砂浆在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民营科技.2014(02)

[2]王国栋.新疆“华特”破解国内预拌砂浆质量难题[J].散装水泥.2014(01)

[3]洪晓苗,郑仕富,田林.浙江省预拌砂浆产品质量发展动态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