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张瑛

张瑛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目的:探究苦碟子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诊的8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不同。结果:疗效方面,两组均无治愈患者,观察组显效7人,有效23人,无效12人。对照组显效4人,有效20人,无效18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NIHSS积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分为(10.112.95)分,对照组治疗后平均分为(13.312.62)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在临床中普及使用。

【关键词】苦碟子;急性脑梗塞;临场效果

急性脑梗塞也叫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指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多发生在老年人中,会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和较低的治愈率[1]。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一般以血管扩张剂、抗凝药物联合用药治疗。苦碟子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祛瘀的功效,有扩张冠状血管、心机血氧供应、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等作用,对于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用药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瘙痒、皮疹、腹痛、心悸、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过敏体质、肝脏损害、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能使用。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诊的8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神经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脑梗赛的诊断要点。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男性28人,女性14人,年龄在55~81岁之间,平均年龄(68.984.37)岁。其中大脑皮层脑梗赛患者9例,皮层下梗塞患者21例,两处联合梗塞患者12例;观察组42例患者,男性26人,女性16人,年龄在56~80岁之间,平均年龄(69.413.83)岁。其中大脑皮层脑梗赛患者12例,皮层下梗塞患者19例,两处联合梗塞患者11例。两组患者均无过敏反应及用药禁忌,在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根据2010年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欧洲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处理指南》等制定治疗计划。患者卧床,避免头颈过度扭曲、呼吸道不通常等引起增高颅内压的因素。给予氧疗,保持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8%左右,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鼻饲。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凝结。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发病24h内收缩压超过200mmHg,舒张压超过110mmHg或血压持续升高的患者予以降压治疗,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扩张剂和抗血栓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40ml苦碟子注射液用250ml的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稀释以静脉方式给药,每天1次,持续10d。

1.3观察指标

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脑卒中评分标准判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为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70~90%的为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70%之间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神经功能损却评分减少在30%以下为无效。收集两组患者在NIHSS积分(脑卒中量表)上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疗效方面,两组均无治愈患者,观察组显效7人,有效23人,无效12人。对照组显效4人,有效20人,无效18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详见表1;在NIHSS积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分为(10.112.95)分,对照组治疗后平均分为(12.312.62)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详见表2。

3讨论

经过本次观察。苦碟子注射剂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次观察有效率达到了71.42%。苦碟子注射剂是中药苦碟子的提取物,性寒,味苦,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根据实验室检测,苦碟子主要的成分是腺嘌呤核苷、黄酮和异黄酮等,具有增加纤维蛋白溶液溶解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功效,可以有效的改善脑侧枝的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2]。中医传统医学认为,急性脑梗塞发病病机多为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闭塞脑脉造成。病因包括劳倦、内伤、情志过极、先天不足等。《中医内科学》中认为,风、痰、气、虚、瘀、火是致病的六端。经临床研究,发现风痰阻络、瘀阻脑络症是急性脑梗塞的最常见病症,热证是最常见的兼症。针对于此,苦碟子也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排脓、止痛的功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具有绝佳的作用。这是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新途径。这一药物当前在临床中应用的并不多缺乏大量的实证证明这一药物的功效。通过本次观察哦发现这一药物具有良好的作用,可在临床应用中大量推广。

但是对于这一药物的利用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具有过敏体制的患者注意使用;②急性脑梗塞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的每日注射量应在20ml以内,滴速应在40滴/min以内;③单独使用,不以其他药物混合。以1/10的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3]。

综上所述,苦碟子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在临床中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汪潇,俞仰光,史玉凤.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8:550-552.

[2]付凤伟,刘金林.109例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究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社.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论文汇编[C].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究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2.

[3]陈彩风,虢周科.复方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5.

[4]卡德尔?艾买提.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4+9.

作者简介:张瑛(1982年3月)性别、民族:汉族,籍贯(湖北省、荆州市市),现供职单位: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职称:主治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神经内科:单位邮编:43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