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 1

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穆安会韩洪涌

山东省平度市中医院266700

随着电视胸腔镜(VATS)普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应用技术日趋成熟,现在已经成为诊断与治疗胸外伤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我院自2010.11-2015.05共对36例胸外伤病人采用VATS手术,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22-63岁,平均42.5岁。病因:交通事故17例,高空坠落伤8例,钝锐器伤6例,动物致伤2例。其中肋骨骨折30例,胸骨骨折4例,血气胸34例,肺挫裂伤28例,膈肌破裂3例。其中7例为多发伤,左胸伤17例,右胸部伤11例,双侧伤15例。受伤时间最短1h,最长8天,手术前患者病情稳定,血压偏低或正常,无休克表现。

1.2方法

术前给予B超、X线平片及胸部CT等相关检查,25例术前已经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全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健侧卧位,双腔气管插管33例,单腔3例。胸腔镜观察孔选在腋中线第七肋间或原胸管引流处,探查后根据情况另选1-2个操作孔,直径1-4cm,一般选在第3-5肋间腋前、后线处,顺序探查胸壁、肺、纵膈、心包、膈肌,确认受损部位及受损程度。出血点以电凝或结扎,部分肋间血管出血给予缝扎,肺破裂以Endo-GIA缝合,膈肌破裂在胸腔镜下缝合,多发肋骨骨折造成浮动胸壁给予肋骨接骨板固定。术毕检查有无漏气,放置胸腔引流。

2.结果

全组36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清除胸腔内积血或血凝块约500-2100ml(平均1160ml),胸内积血、血凝块清除及肋间血管缝扎11例,肺修补6例,膈肌修补3例,右上肺肺叶切除1例。VATS手术时间平均72分钟(45-90分钟),术后置管2-9天,住院时间5-12天,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全组随访1月-3年均恢复良好。

3.讨论

VAT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在胸部外伤的诊治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VATS能明显减轻剖胸探查带来的2次创伤,以最小的代价迅速获得诊断和治疗,并使临床工作者变保守观察为积极主动,从而缩短胸管的留置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

尤其对于下列情况应果断应用胸腔镜及时处理:1.创伤性活动性出血,临床上考虑为肋间血管或肺裂伤出血者,应尽早应用胸腔镜止血。2.创伤后的凝固性或包裹性血胸3.疑有膈肌损伤或肺破裂较大(如伤后出现张力性血气胸)的创伤性血气胸4.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超过24小时,引流量达中量以上,胸管中仍有新鲜血引流处或持续漏气较大者5.伴有胸内异物存留的血气胸6.血胸继发脓胸,经胸穿证实者7.创伤性乳糜胸。

尽管胸腔镜处理胸部外伤有以上优点,但因其麻醉要求较高(需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手术操作难度大于剖胸术,故对有创伤后大量血气胸,伴有休克,临床上怀疑心脏、大血管损伤,需要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时,胸腔镜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此时应果断紧急开胸处理,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参考文献:

[1]吕定量,电视胸腔镜在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应用,浙江创伤外伤,2005.10(5)-346-347.

[2]赵山红,高劲谋,创伤性膈肌破裂81例救治分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11(29)-694-695

作者简介:穆安会山东省平度市中医院胸外科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