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负面情绪及疼痛耐受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评价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负面情绪及疼痛耐受性的影响

夏静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的负面情绪及疼痛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病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以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护理乳腺癌患者来说,心理干预措施由于常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并且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的耐受能力。

【关键词】心理干预;乳腺癌;负面情绪;疼痛耐受性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322-02

传统意义上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手段是手术,然而多数的女性患者会对手术产生天然的恐惧和焦虑心理,这对于手术的成功率和麻醉效果都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措施有助于消除其负面情绪并加强其疼痛耐受性,并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目前已经拓展出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为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乳腺癌患者的胡立效果,选取我院1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试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37.24±2.76)岁。其中乳腺浸润导管癌106例乳腺单纯癌26例,乳腺硬癌10例,乳腺髓样癌8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学分析、淋巴结异常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在手术前均组织过病理学诊断,均被确诊为乳腺癌,并且不存在其它重大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进行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耐受程度。

1.4评价指标

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以及疼痛耐受能力。

抑郁评价采用SD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评价采用ASA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两个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通过量表结果评价患者的主观感受。50分以下(不含)说明无抑郁或焦虑感;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以上(含)为重度。

疼痛分级采用VRS等级评分法(主诉疼痛分级法):0级为无痛感;1级为轻度痛感,基本不影响睡眠等正常起居;2级为中度痛感,痛感已经明显,不容易忍受,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三级为重度痛感,疼痛剧烈,患者难以忍受,必须服用止痛药物,患者睡眠质量会因疼痛而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入睡。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是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对比结果。

根据数据对比可知,护理干预后,观察组0级+1级疼痛级别的患者占组总例数的68%,远高于对照组的34.67%(P<0.05)。结果证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疼痛耐受能力。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疾病,在女性的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乳腺癌发病率占据近10%左右,是仅次于宫颈癌的女性肿瘤疾病[1]。乳腺癌在40~60岁之间的女性中较为多发,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腺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等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危及妇女的生命。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教育宣传、心理疏导、情绪转移以及身心松弛五种方法:教育宣传是向患者介绍乳腺癌的基本只是以及药品副作用,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对疾病、情绪进行有效改善,鼓励患者积极应对护理治疗[2];心理疏导主要为加强同患者的交流,获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同时鼓励患者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也进行耐心解答,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尽力满足[3];情绪转移主要为培养患者的兴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转移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切实解脱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加强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交能力,患者患者的精神痛苦;身心松弛包括让患者从身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放松,让患者自然坐起,两手置于两膝,注意力集中于两足足心,放松患者身体各处的肌肉。

根据此次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抑郁自评分和焦虑自评分方面,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缓解乳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效果更佳;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耐受性评价方面,观察组的有效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降低乳腺癌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疼痛耐受性方面也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综合评价,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心理护理干预结合常规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宋永梅.以心理干预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护理中的体会研究[J].医学信息,2013,(11):428-428.

[2]占玮,颜文贞.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7):1200-1203.

[3]薛翠翠,刘均娥.乳腺癌患者体像及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28-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