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浅谈小儿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分析

曾桥

曾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汀泗中心卫生院437025)

【摘要】目的是就当前乡镇卫生院常见常见小儿阑尾炎的术后预后情况与阑尾炎本身的病理改变和就诊的第一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分析。方法采用阑尾炎的病理改变,就诊的第一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列表作比较。结果阑尾炎的病理改变程度越重的,并发症的概率就越高,相反就越低,同时也和入院时间密切有关,越早并发症就越少,越晚并发症的概率就越多。结论采取有效治疗、及时手术、不病情延误,是预防小儿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小儿阑尾炎病理变化入院时间并发症

我院在开展少年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及婴幼儿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对本院1996年1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36例14岁以下小儿阑尾炎术后并发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

1、临床资料

阑尾炎的病理改变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见表1。

表1阑尾炎的病理改变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36例小儿阑尾炎术后并发症14例,发生率38.91%,其中切口感染11例,占并发症的78.56%;早期粘连性肠梗阻10例,占15%;盆腔脓肿1例,占7.15%。

发病至入院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之关系见表2。

表2发病至入院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之关系

从表2看,发病至手术时间越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发病至手术的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成正比。

2、讨论

从表1资料看,小儿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阑尾病理类型关系极大,阑尾旦穿孔,则并发症发生率极高,本文非穿孔16例,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12.5%,而穿孔组18例,并发症11例,发生率61.11%,穿孔组的术后并发症是非穿孔组的5倍。这提醒我们,采取有效治疗、及时手术、不使病情延误,是预防小儿阑尾炎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2.1早期手术可减少小儿阑尾炎术后并发症

本文8例小儿单纯情性阑尾炎,均在发病24小时以内手术,结果未出现并发症,而18例阑尾穿患儿有11例在发病48~72小时以后手术,结果术后10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我认为小儿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又经短期保守治疗而效果不佳者是阑尾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以病后24小时以为宜,因为此时阑尾大多没有窜穿孔,不仅手术操作容易,而且可大大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多种因素,而且有部分是难免的,如幼小、体弱、机体免疫力低下,阑尾变异,手术操作等亦与此密切相关,但如果熟练正确的操作可预防或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具体分析如下。

2.2.1切口感染

为阑尾术后常见并发症,本组36例患儿中11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3.71%,占并发症的78.57%,切口感染中又以阑尾穿孔组为高,18例中8例发生切口感染,占44.44%,其主要原因是切口遭到污染,预防措施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打开腹膜外翻保护切口创缘,避免切口受污染是防止切口感染的根本保证,这对阑尾炎尤其是阑尾炎穿孔合并腹膜炎病例,更为重要。对已污染的切口应进行冲洗哐碘伏消毒,术后切口早期发红者应用酒精湿敷及使用有效的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可促进切口愈合。

2.2.2粘连性肠梗阻、盆腔脓肿、粪瘘

这几种并发症常因引流物不当,引流不畅而发生,预防措施是对污染的腹腔吸尽脓液,并用大量生理盐水或0.5%甲硝唑冲洗干净并正确放置引流物,妥善处理阑尾残端,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2.3加强小儿阑尾炎发病初期的保健工作

现在许多农村父母自我保健意识差,加之交通不便,大多数患儿来院就诊时阑尾就已穿孔,形成腹膜炎,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表现,同时从表2资料看,病程越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直接影响小儿术后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认为在山区,特别是在边远农村应重视小儿阑尾炎的发病。小儿阑尾炎虽不及成人常见,但一旦发病症状重,穿孔率高,加之病史不清,症状、体征不要典型,通常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肠炎,肠蛔虫等病,所以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人中应加强对小儿阑尾炎发病初期表现的识别,重视早期诊断、转诊并及早手术,通过防、治结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提高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贡献量。

参考文献

[1]田永强.小儿阑尾炎诊治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郑中锋,蔡安庆,郑矜.小儿急性阑尾炎97例诊治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1995(02)

[3]孙江陵,成亚农.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3)

[4]吕贵荣,李国.小儿阑尾炎260例诊治体会[J].宁夏医学杂志.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