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及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及实践研究

罗建平

罗建平株洲高新电业股份有限公司412000

摘要: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我们对电力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电力工程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甚至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我国电力工程管理的现状存在一些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妨碍了电力工程的发展。本文结合电力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加大实践研究,并提出一些创新管理理念。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创新;评价机制;应用

1引言随着电网事业的发展,人民对于电力工程的需求越来越高,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因此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实践、不断创新,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新技术,建立一个综合、专业化、科学化、严密的项目管理组织来促进电力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电力工程的有效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2电力工程管理的现状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在管理模式上缺乏创新,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制度和效率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各个部门的职能不明确,管理控制格局太死板,而对于安全和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很薄弱。面对工程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是习惯性的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解决,而不会通过创新思考来寻求并制定更好的解决方案。对于目前这种发展态势,管理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从而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1]。

3电力工程中常用管理模式分析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这几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该予以改进和创新。

(1)DBB管理模式我国现如今DBB管理模式运用的非常广泛,它主要是严格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先后顺序进行工作,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完成上一步的工作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这种能够规避风险、降低投资成本,在现在电力工程中比较适用。但是它也就是项目周期长、容易发生项目纠纷等缺陷。

(2)CM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要求项目委托人在项目开始之前就聘请专业的CM经理,让他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并且在分项目的设计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对外招标,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由于需要外聘专业人员,所以承包费用较高。

(3)PMC管理模式PCM管理模式是指项目委托人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对项目工程进行管理和服务。使得项目管理水平明显上升,能够优化项目程序,降低项目成本。

4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1)、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益我们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例如电网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网公司要求,一是结合新的形势和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迅速、扎实地把领导的重要指示贯彻到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之中;二是从讲政治责任的高度抓好安全生产和电力供应,尤其是要做好各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的保供电工作;三是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深入研究新的形势,科学谋划下一年的工作,力争下一年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2)、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及信息化在电力工程项目中,企业必须要加强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工程管理中,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整个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同时,还可以实时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工程管理的问题,并且通过系统反馈,做到科学的决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最后,企业要借鉴国外成功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有效引入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B/S结构,直接利用系统的浏览器进行操作。操作者可以在系统中利用互联网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获取网络资源,管理人员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进入该系统中,实现无限制移动办公,保证工作人员的各项文件都可以及时地进行处理和汇总。并且系统还可以根据各类需要的文件在系统中设置闹钟系统,也就是说对于工作人员要处理的文件可以设置定时提醒,提高系统的人性化。这样人性化的设置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人员处理文件的效率。

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建设工程的所有数据都在建设单位总部同一个系统中集中处理,各个参建部门提前将各自的工程管理参数录入到系统中,保证工程参数的完整性以及实效性。对于已经录入的各种信息,都要安排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可以在系统中设立门禁系统,只有拥有一定权限的人员才能够进入到系统中查看信息。电厂工程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录入的信息进行优化整合,将有关联的信息进行组合放置,建立完善的查询系统,便于管理人员做出合理的决策。

(3)、建立评价机制,完善项目管理应该针对电力工程企业的全过程管理进行分析,系统地总结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造价、进度、技术、管理等各个环节,并且结合工程的经济环境、财务状况、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然后电力工程项目评价要针对提出的具体问题,全面收集资料,深入调查,做到及时完成筹划准备。结合项目工程管理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划分评价内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完善电力经营管理状况,从而更进一步地提升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电力其次,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把电力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划分为管理后评价、经济后评价和运营后评价。电力经营管理状况的评价主要对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经营管理策略和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吸取经验教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电力施工企业管理的建议。

(4)、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第一,电力工程项目思路的创新。

要发展就必须有创新,创新对于任何国家任何事情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就是管理理念的创新,这种理念创新不单单是指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还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施工情况和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优化管理模式,然后制定出最佳的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工程安全。

第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构架的创新发展在管理构架方面的创新发展能给项目管理带来活力,并且有较强的应对能力。为了满足当今的电力发展需求,大部分电力工程企业会采用矩阵式的项目组织结构进行管理构架的创新。这种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适用于大型的工程项目管理,比如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是企业各部门员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避免了矛盾的产生;同时还实现了资源共享,用这种模式的企业比传统企业少用20%的员工,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实施能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各个部门之间的员工互相配合不仅提升了自身工作效率,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配人才,组成一个团队,把不同职能的人集中在一起。矩阵式的组织构架弥补了以前的很多不足之处,如职能型和项目型组织结合在一起,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充满活力的管理构架能给电力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3]。

5结语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也存在着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不断地加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以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促进中国电力工程的发展。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管理模式时,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我国使用的管理模式,使我国的电力工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1]赵宏伟.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型[J].水电工程信息周刊,2009.[2]赵浩宇.如何构建科学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模式[J].水电信息,2008.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