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设计风格的相关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浅析艺术设计风格的相关问题

王媛

王媛

(河南省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333-01

摘要:艺术风格是艺术设计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艺术设计风格,一般是指艺术设计家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个性,这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审美观念、素质层次、民族文化的总体需求与反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就在中国年青一代设计者中存在一种轻浮的“时尚”之风,认为在设计中就要追求“新”、“奇”。本文将探讨艺术设计中艺术设计风格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艺术风格;民族;宗教

一、引言

艺术设计风格,一般是指艺术设计家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个性。艺术设计风格涉及到艺术家主观方面,如思想感情、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性。这些因素又都受到国家民族的物质、精神文明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殊性影响,同时也受政治、哲学、宗教和美学思想的影响。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必然要在艺术作品上留下艺术家个人的印记。艺术家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或创作完成后的作品中都物化了艺术家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原则。同时,艺术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也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不同的地区,造成审美需要的千差万别,反过来刺激和推动着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总之,艺术风格是设计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艺术设计因图形语言的交流便捷和获取信息的优势,极大的推动了艺术设计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起步较晚,设计教育体系中引用借鉴西方教学内容与方法较多,受到西方现代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的影响较为严重。由于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够重视与忽略,导致了大多青年设计者民族文化底蕴的匮乏,缺乏自己的思想与创新能力。总之,在艺术设计中,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格和各项,就谈不上既有民族文化内涵又具中国特色风格的设计。

二、艺术设计风格

(一)时代风格。

艺术时代风格,是反映某一时期、某一时代的科技、文化、审美意识的写照,艺术设计的时代风格,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在设计上的物化表现。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从总体上讲,都具有造型生动、纹饰精细、铭文清晰、装饰华丽等特点,但是仍可以从青铜器的风格中发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商周时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一般体积庞大厚重。

商代的文化更突出地表现在祭祀方面。它的生活内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围绕着祭祀来进行的。在周代,尽管也有祭祀,但是不同于殷商的“先鬼而后礼”,而是“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成为了一种比较理性的、有着丰富伦理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的礼仪活动。我国明式家具在设计风格及审美特色上的迥异,也是因不同文化的影响而造成的。他们以文人的审美要求和标准,对园林建筑内的家具设计风格进行整体规划,有的还亲自参与家具式样的设计。明式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每一个时代设计风格的形成,都与当时的文化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反映出那个时代文化的面貌和特征。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形式,它又自己创造出一种相对独立的宗教文化,使宗教文化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宗教文化中包含了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其中涉及到建筑、雕塑、绘画等各门艺术。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巴黎圣母院是其中典型代表,它们都是哥特式的风格,从外观上看,它那高耸的尖塔直刺青天使人敬畏,阴冷的墙面和框架式结构使人震惊。

欧洲“巴洛克”艺术的诞生是16世纪末的文化现象,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开始兴盛起来。“巴洛克”建筑设计风格是在形式上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效果,外观上自由奔放,建筑的构图节奏不稳定。在装饰上“巴洛克”多取曲线,使用扭曲多变的纹样形式,成为复杂迂回的形状,“巴洛克”建筑风格中的现象和本质也存在着这一时代风格。

(二)民族风格。

艺术不仅仅是时代的,更是民族的,民族风格的形成是由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审美习惯在设计上的体现。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各地区在设计中体现的差异,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人类的一切审美设计活动,说到底就是民族的审美活动,给审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打上了民族的印记。

设计要表达一种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特定文化系统的隐喻并将时代的文化特色与社会现实融于设计中。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在30年代获得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国际声誉。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期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也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避免了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每个民族都是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也就必然会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风韵。

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结合

民族文化是指该民族成员历代相传的共有价值观、思想意识,它是思想情感、风格习惯、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综合。而设计与文化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能反映着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文化的传播形式。从艺术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任何主流艺术或文化的发展都曾受到民族传统艺术的影响和滋养,在世界的发展日益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的艺术设计应在国际化艺术设计中将民族化的元素进行有益的补充,使本民族的设计文化得到发展,提升中国艺术设计的地位。

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又有历史阶段性。传统民间艺术的亲切感,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直接接触与碰撞的结果。在每一件民间艺术作品中都融入了创作者们对世界、对生命、对社会的理解。设计归根到底是为人类服务的,个性化是它的重要特征。设计不仅要有民族性,也要具有世界性,而且世界性某种意义上是民族性的归纳和概括。设计作品的的民族性是其具有世界性的前提,这也是我们的中国画、书法、京剧等艺术能在世界艺术领域大放光彩的重要原因。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代艺术设计风格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积累,乃至对于一个中国艺术设计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要提升中国艺术设计在世界设计界的地位及其影响,就不能离开时代和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昊、王建《浅谈新时期艺术设计理论》,《文学与艺术》2006年05期第144页。

[2]彭燕《浅析当前中西方艺术风格对比》,《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7期第68页。

[3]郑声《平面设计与民间艺术的共性探论》,《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3期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