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谈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海芳

海芳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塔西回小,河南洛阳471000)

中图分类号:G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341-01

摘要:赏识的本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被看得起,古语说:“士为知己者死”,为什么愿意为知己者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呢?很简单,三个字:看得起。其实赏实,本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只有爱,才能真正地赏识。常识一旦成为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就会化为一股神奇的力量,照耀着孩子们的心灵。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赏识是他们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关键词:看得起;自我暗示;释放;赞美;赏识;杰出

一提到赏识,很多家长本能的皀它理解为表扬加鼓励,实际上这完全怎么是误解了赏识教育。赏识的本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只有爱,才会真地正赏识。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私的无私,一种不为公的舍己。这种骨肉之情若陷入盲目,真可以使你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接受。我们应尽可能多的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赏识作为一种心态,一旦成为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就会化为一股神奇的力量,照耀孩子们的心灵。

一、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的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他:“先生,你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当然可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的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点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下课就飞奔回家告诉父母:“爸爸、妈妈,好消息,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啊!”母亲听完孩子的话后,欣喜若狂,怎么看孩子怎么顺眼,仿佛儿子一下子变成了天才。从此,这些孩子受到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夸奖。孩子的找到了天才的感觉,成绩不断地提高,智力水平也飞速地向前发展,一年后,专家再次访问该校,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老师回答:“好极了!”接着她又向专家请教道:“先生,我感到很惊讶,你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你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决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什么决窍,随便指指而已。”老师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是天才的时候,他就真的成为了天才,这些天才并不是被挑选出来的,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潜能被自己抑制住了,专家的暗示释放了这种压抑,起到了一种自我暗示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给孩子激励和信心的缘故。

二、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常识

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赏识是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爱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被看得起。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年人一样,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原因。

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周弘老师主张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奖励和诱导。他说:“无论是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方法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要有一天不喜欢父母了。”

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时: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来的。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许多父母不愿把表扬、赞赏带给孩子。他们认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起作用。他们甚至可能把“严格”理解为态度生硬甚至对孩子进行责骂、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赏截然对立起来。

三、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一位教育学家指出:“其实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六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为了发现发挥儿童的潜能,然后去培养他们,这个过程是复杂的,需要父母保持赏识的态度。

当你看到邻居家的孩子表现杰出,而自己的孩子成绩平平时,千万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才能等待开发,只是暂时被压抑了,需要父母给予关怀和爱,每个父母都应该像对待天才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无比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好恶,在他与别人玩耍、交涉、阅读时观察他,虽然不善言辞却很热心,总有他优秀的一面,你可以记下孩子的性格倾向,从而诱导他。赏识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是一种行动。父母应多给予孩子创造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比如家里有人过生日时,鼓励孩子们表演节目;每周一个晚上轮流朗读短文并发表心得;每月举办一次聚会,邀请孩子的朋友参加,每人献出一种绝活……,当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应该给他赞美和鼓励的掌声,因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成功的体验来积累信心。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凡人,只不过是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比较杰出的成就而己。

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常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达到的成就。常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2004.1

[2]梁笑非等.消除教子的烦恼[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2.1

[3]张梅.赏识的力量[J].辽宁教育.2010.5

[4]廖文丽.体验国外,再论赏识教育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09.15

[5]白媛媛.赏识教育及其时代价值解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