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水文勘测工作的见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7
/ 2

信息化条件下水文勘测工作的见解

郭佳进李晓婷

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水文水资源局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国家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利信息化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以达到水利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使水利企业获得更多效益,提升工作的效率。水利信息化主要的目标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应用在水利工程中,并通过这些技术与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这样就可以为防洪抗灾提供一些依据,也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以及保护水资源,从而提高水文工程的管理水平,使水文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信息化;水文勘测;发展进步

1水文勘测中信息化的必要性

在水文工程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文勘测的能力,还可以使水文勘测工作的准确性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水文勘测还存在一些不足。目前,有些河道还面临着受冲淤、水面涨落等现象的影响,这就会给水文勘测工作带来较大的问题,所以,有关工作人员就要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高水文勘测的技术手段;有些工程或者人类活动会对水文勘测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手段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使水文勘测尽量的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水文站在进行勘测工作时会用到许多设备,设备对于水文勘测的工作影响巨大,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这些设备进行研究,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总结这些设备的结构以及形式的改变,同时,为了促进整个水文勘测行业的进步,要对各个地区的设施设备以及勘测设置进行统一;不同的水文勘测工程会应用到不同的勘测手段,所以,要研究出更多的勘测手段,这样就会使水文勘测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针对以上情况,应该将更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文勘测的工作中。

2信息化的水文勘测工作及其特点

信息化水文勘测主要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来构建整体工作,然后在辅以软件程序的配合和具体化检测工具的集成化应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后续的过程中结合一些测绘技术监测待测区域中的地理水文环境,明确该区域中水体面积、水体时空的分布情况、含沙量的类型以及水位水量质量等一系列的水文信息。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我们就可以为水利资源的开发和水利工程基站选址等的项目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信息化水文勘测具有智能性、精确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在水文勘测过程中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对于信息化水文勘测工作来说,其集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化水文勘测工作可以利用动态和静态GPS技术对户外待测区域进行实时信息监控,收集基本的水文信息;信息化的水文勘测工作还可以利用自动化测算站点对待测区域进行信息采集,获得待测区域的水位、水量和含沙量以及汛期等水文信息;把所得到的水文信息输送给计算机终端,工作人员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编码转换,生成对应比例的水文信息表,通过绘图仪就可以得到纸质的水文信息图。

3信息化条件下水文勘测工作的见解

水文是水利的基础,在建设水文信息化的过程中,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经将水文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建立了起来。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如果满足于现状,不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是不能推动水利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将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建设和完善国家水文数据库的工作上,同时,也要注意开发各种业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信息服务系统。

3.1因地制宜,勇于创新,使水文勘测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这不仅减轻了行业内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还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在水文工程勘测行业,使得水文勘测工作更加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为工作人员减轻了压力,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进行水文勘测的工作时,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地区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工作人员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先对当地的环境进行考察,因地制宜,选择能够帮助当地水文勘测工作进步的信息化技术,这对水文勘测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除此以外,各个地区也要加大资金以及人才的投入力度来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创新,新技术可以帮助水文勘测工作进展的更加顺利,也能促进水文勘测实现信息化以及现代化。

3.2加大信息技术建设,健全管理实践机制

优化水文勘测新新技术建设,要做到: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对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资本投入,为水文勘测发展做准备,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质量;第二,建立完善的水文勘测技术发展机制,完善投入准则,提升资金利用率与针对性;第三,强化新技术应用、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管理实践机制,对水文勘测情况进行区域性综合分析,提升新技术的实践利用率;第四,对新技术进行不断的检验,优化与完善新技术的信息发展水平,与区域水文特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建立适宜的应用方案,根据水文信息之间的差异性,建立区域独属信息采集技术,进而提升水文数据的勘测精准性。

3.3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开发适合自身需要的软件系统

在水文勘测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将信息化技术合理的应用在其中。相关工作人员在水文勘测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技术进行创新,这样就可以为水文勘测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水文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建立起一个真实、准确的数据库,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清查和比对,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经济损失。在水文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水文信息共享不仅要跨河流、跨流域,还要跨行业、跨地区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发布相关的数据信息,使水文勘测实现共享。自动测报系统对于水文勘测的工作人员来说意义重大,因其可以对水文数据实现实时传输,使相关工作开展的更加便捷。在对某地区的水文条件进行勘测之前,工作人员要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再根据勘察的数据来研究出适合的勘测技术、方法以及勘测设备和整编软件等,在实施勘测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将勘测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传统的水文勘测方法可能会应用到许多的人力、物力,在实际的勘测中,要摒弃传统的工作方法,用新的勘测技术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勘测工作的质量。建设河道数据库,采用防汛会商系统,再使用B/S三层体系结构,把水雨情实时数据库作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再结合更加先进的网络技术,以达到防汛水情信息实时查询的目的。企业和政府也要增加资金投入,研究出更适合、更科学、更合理的软件信息系统,促进水文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也要实现信息共享。

3.4培养水文勘测型专业人才

在水文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文勘测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在水文勘测信息化的建设中还比较缺乏更多、更专业的人才,有些已经从事水文勘测的人才知识体系也还不够完善。所以,相关管理者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加大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健全人才培养的制度,并根据我国国情以及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科学的进步也直接关系到水利发电行业的发展。我国现代社会以及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水文学研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仅仅给我国的水利发电行业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而且,也给我国现代水文研究的技术以及理论的改革和创新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秀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水文数据库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7(02).

[2]尚小径,王世荣,袁金梁.内蒙古水文改革和发展成就[J].内蒙古水利,2016(03).

[3]王岩,吴瑜,齐宝林.水文工作的合理性分析[J].四川水利,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