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水试鉴别法浅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常用中药材水试鉴别法浅议

张百锋1王君琪2

张百锋1王君琪2

(1陕西省柞水县食品药品监察大队;陕西柞水711400;2陕西省商南县食品药品监察大队;陕西商南726300;)

摘要:简要叙述常用中药材(饮片)真伪的水试鉴别方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适合基层药品稽查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中应用。

关键词:水试法;鉴别;中药材

水试鉴别法是中药材(饮片)经验鉴别的方法之一,是根据中药材在水中或与水发生明显的颜色、气味和形态等变化,来鉴别中药材真伪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的特点。结合药品监管工作实际,现将常用中药材(饮片)的水试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1水浸:只需有烧杯、酸碱试剂即可操作。

苏木:投入热水中,水被染成鲜艳的桃红色,加酸变为黄色,加碱变为深红色。

鸡血藤:投入沸水中,有一似鸡血的红线散开。

秦皮:少许浸入水中,水浸出液呈黄绿色,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栀子:捣烂浸入热水中,水呈鲜黄色。

红花:水浸后,水被染成金黄色,花本身不褪色。

玄参:浸入水中,水呈墨绿色。

青黛:入水,浮于水面,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

天竺黄:吸水性强,置于水中产生气泡,但不溶于水,原为象牙色的逐渐变为淡绿色或天蓝色。

麝香:粉末少许置于热水中,不立即溶化,而水微黄,澄清,溶液气味芳香浓郁,水面无油珠。

西红花: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膨大呈长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搅动不易破碎。

芦荟:加水浸泡,水溶液呈黄绿色。

金钱草:叶片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线。

海金沙:入水,浮于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不浑浊,不染水。

丁香:入水中,萼管垂直下沉,直立水中,球形花蕾则完全浮于水面。

胖大海:加沸水放置数分钟后,吸水膨胀成棕色半透明的海绵状物,可达原体积的8倍。

蟾酥:投入水中数分钟后,膨胀,出现乳白色浆汁凸起像棉花团浮水面,酥渣溶解后沉杯底。

熊胆:胆仁粉末少许投入装水的烧杯中,即在水面迅速旋转,并逐渐溶解,形成一条黄线下沉杯底而不扩散。

牛黄:粉末少许加水调合,涂抹指甲上,将指甲染成黄色,不易擦去,指甲盖下有清凉感。

车前子:水湿润后,有粘滑感。

柴胡:加水浸泡,水浸液强力振摇后产生持久性泡沫,10分钟内不消失。

2加水研磨:只需乳钵即可操作。

乳香:加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

没药:加少量水共研,形成黄棕色或黄褐色乳状液。

阿魏:加水研磨,形成白色或浅黄橙色乳状液,并伴有强烈持久的蒜样臭气。

苦杏仁:加水研磨,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黄芥子:研碎后加水湿润,产生辛烈特异臭气。

3水煮:只需有烧杯、酒精灯即可操作。

琥珀:加水煮沸不溶化,变软。

菟丝子:沸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阿胶:碎块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清水,加热煮至溶化,水溶液呈红茶色,透明,清而不浊,气微腥,味微甘。

牛黄:少许入清水杯中,吸水变湿而不变形,而且不易溶化,加热煮沸,能完全溶于水,静置,水溶液黄棕色,不浑浊,无沉淀物和漂浮物。

血竭:研粉呈血红色,粉末入水振摇,不溶于水而浮于水面,加热煮沸,软化而粘结成团。

五灵脂:与水共煮沸,其在水中不溶散。

燕窝:用水浸呈银白色晶亮透明体,柔软有弹性,拉扯伸缩而不断,加热煮,可混合成透明的糊溶液。

综上所述,用水试法鉴别部分中药材(饮片),无需特殊设备,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基层药品稽查人员可利用快检箱,在监督检查抽检工作中,既能将假劣中药材(饮片)及时发现,又不浪费抽检资源,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燕黎,柴军清.浅谈水试法鉴别中药材[J].传统医药,2003,12(10):61.

[2]毕桂宏.水试法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465.

[3]商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药剂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M],200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