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材善于引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依托教材善于引导

卫玉玲

焦作龙源湖实验小学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三年级,写作教学的现状不能令人乐观,学生普遍害怕作文,厌烦作文。小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为孩子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教师如果能依托教材,结合课文教学进行仿写、续写、补写、改写等有机的写话引导,就能引领孩子们快速进入习作的乐园。

【关键词】依托教材;仿写;续写;补写;改写

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知道小学各门功课中最使学生感到困难的就是作文,而作文最难主要在起始阶段——三年级,写作教学的现状不能令人乐观,学生普遍害怕作文,厌烦作文。因为一二年级的教学侧重于字词教学,而三年级突然要求写一篇三四百字的文章,孩子们往往不知所措,小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为孩子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教师如果能依托教材,结合课文教学进行仿写、续写、补写、改写等有机的写话引导,就能引领孩子们快速进入习作的乐园。

一、仿写

仿写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也是孩子们知识运用、迁移的重要方法。所以,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模仿。如学习了《第一场雪》一文后,学生理解到课文赞美了本文按照雪前、雪中、雪后的顺序写出了雪大、雪美得特点,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可以仿照《第一场雪》一课的写法,按照下雨前、雨中、雨后写一篇有关《雨》的文章来。类似这样的仿写不仅使学生明白写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难,逐步消除恐惧心理;也在一次次的仿写中渐渐积累了写作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续写

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乌鸦这一次甘心受骗吗?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一块肉,狐狸这一次还能骗走它的肉吗?学生讨论交流后写一写。有个学生这样写道:乌鸦伤心地大哭起来,刚好她的好朋友小猴子和小松鼠路过这里,听见小乌鸦的哭声,就推开门关心的问:“小乌鸦,谁惹你了,这么伤心地哭?”乌鸦就把肉被狐狸骗走的经过说了一遍。小猴子和小松鼠一听,非常生气。松鼠说:“乌鸦妹妹,肉已经被骗走了,你再伤心也没用呀,不过你一定要牢记这个教训,不要再被小狐狸的甜言蜜语所迷惑了。”小猴子思考了一下也说:“我们一定要想个法子治治这只狡猾的小狐狸。”他们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个好办法。过了几天,小乌鸦又精心准备一块烤得油油的肉,叼在嘴里,这一块肉比上一次的还要大,不一会儿,小狐狸就闻到了烤肉的香味,它馋的口水直流,怎样才能吃到这块香喷喷的肉呢?狐狸眼珠子咕噜一转,哦,有了。“亲爱小乌鸦,今天你打扮的真漂亮。”小乌鸦看它一眼没有作声,小狐狸见小乌鸦没有理它,很不甘心,又虚情假意说:“乌鸦妹妹,上一次我做的不对,你一定要原谅我呀。否则的话,我会很伤心的。”说着还勉强挤下几滴眼泪。小乌鸦把嘴里的肉放在窝边,生气地说:“可恶的小狐狸,这一次你还想骗我吗?我不会便宜你的。”藏在附近的小猴子和小松鼠冲过来抓住小狐狸痛打他一顿。小狐狸吓得连声求饶:“别打了,别打了,我再也不敢欺侮乌鸦妹妹了。”小猴子和小松鼠这才停了手,乌鸦高兴地飞下枝头,说:“算了,饶了它吧。”三个好朋友手拉手高兴地吃起那块烤肉来。小狐狸灰溜溜地逃走了。

三、补写

选入教材的文章精炼含蓄,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补充写作。如教师讲授二年级下册《画风》一课后,学生了解了陈丹、赵小艺、宋涛通过自己的观察,画出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有形的风,那要是让你来画,写一写你这样画出风呢?孩子们经过思考:风把我的长发吹散了,就藏在我的头发里;风把地上的纸片吹上天了,风就藏在空中飞舞的纸片里;风把柳树的柳条吹动了,风就藏在飘动的柳条里……这样的补写既使学生更深入地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改写

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变教材的内容、形式、叙述顺序、结构、人称或改变文章的中心等方法来训练学生写想象作文。学完《清平乐村居》,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意改写如下:山脚下,一条小溪蜿蜒而下,潺潺流动,清澈明净的溪水哗哗地流着。一座低矮的茅草房立在岸边,茅屋四周都是青青的小草。辛弃疾悠闲地边走边看,多美的景色啊!茅草屋里,是谁带着醉意,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在互相逗趣取乐?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他们相偎相依,喝着小酒,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老头子,今年咱家的收成不错。”“是啊,老太婆,好得很呢。咱的几个孩子也不错嘛……”你看,茅屋外边,他们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头锄豆田里的杂草呢!二儿子在不远处认真地编制鸡笼,最顽皮的小儿子趴在小溪边剥莲蓬吃呢。看了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辛弃疾不禁心头一动,发出感叹:好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呀!于是挥笔疾书写下了《清平乐•村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

如果我们能依托文本,及时地把写话训练有机地揉进文本阅读教学中,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写话能力,让孩子学会用书面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小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为今后的习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丽敏.浅谈如何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中).2016(2):40-40.

[2]陈如波.浅谈如何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学苑教育.2016(12):80-80.

注:本论文获得河南省基础教研室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