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控制裂缝及施工裂缝修补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结构设计控制裂缝及施工裂缝修补对策

侯宪胜乔永昊

侯宪胜乔永昊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采用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不当,或者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力度不足,很容易导致工程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裂缝,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同时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美观,加快工程内部钢筋锈蚀的程度,降低了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以及保温性能,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垮塌。因此,在对建筑工程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合理的措施严格控制结构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架构设计;裂缝控制;修补对策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建筑结构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正因如此,建筑结构的质量问题被人们所广泛关注,这也对建筑结构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也不失为一种发展的机遇,当前阶段,裂缝问题是建筑结构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裂缝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导致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对建筑结构当中的裂缝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裂缝的特征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特征包括

(1)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在产生的过程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竖向产生的,而且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尺寸符合工程墙体的实际高度,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实际形状主要表现为中间相对较宽,两端延伸部分逐渐变细甚至看不到;(2)规模相对较大的结构裂缝,实际宽度一般都小于0.3mm,在众多结构裂缝当中只有少部分的裂缝宽度大于0.3mm;(3)很大一部分的结构裂缝的位置都在建筑工程墙体的中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结构裂缝会体现在墙体的边缘地区;(4)在建筑工程拆除模板以后产生结构裂缝的概率比较大,这就说明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产生与外界温度的变化有些非常密切的联系;(5)经过时间的推移,结构裂缝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向着数量逐渐变多的趋势发展,但是工程结构裂缝的实际宽度在通常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就说明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宽度的变化与混凝土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关系;(6)在对墙体进行回填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建筑工程结构存在裂缝,就会出现漏水的情况,但是实际的漏水问题并不是很严重。

2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形成的因素分析

2.1设计图纸缺乏合理性

在建筑结构当中,应力较为集中的部分是裂缝的多发区域,例如在高层建筑当中,地层的裂缝问题会较为严重,且在柱下1/3的部位较为集中,裂缝的形态发展往往会随着受力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是与应力方向相垂直,呈现两端细中间宽的状态,而沿灰缝开裂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裂缝问题,一般建筑结构当中的裂缝都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产生的,设计人员在对混凝土结构配筋进行计算时,考虑不够全面,未能对裂缝宽度以及扰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准确的验算,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同时,结构体突变的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处理,同样会使建筑结构当中出现裂缝问题。

2.2施工问题以及现场养护问题

(1)在实际施工搅拌混凝土时,如果插入的位置不合适,或者振捣方法和力度不够,都不利于形成紧密而又均匀的混凝土。(2)在施工时,如果搅拌的力度和时间不合适,不利于形成紧密的混凝土,而且距离浇筑时的间隔越久,则更会加速裂缝的出现。(3)持续性浇筑的时间把控不合理,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处理好接茬,从而导致裂缝。(4)在实施高空浇筑时,阳光强度、风力的大小,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收缩力度的不合理。(5)就大体积工程来说,如果没有进行二次抹面,会使表面收缩现象严重。另外,在进行浇筑时,如果对相关理论计算不精确,或者保温措施没有做好,都会造成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别较大,最终引起温度裂缝。(6)施工结束进行现场养护时,如果养护方法不合理或者没有按时进行养护,会造成混凝土脱水现象,导致收缩性加强。

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控制及修补措施

3.1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加以优化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建筑的拟建工作,确保各项设计参数的准确计算,使荷载计算以及力学参数的准确性得到保证,为了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保证,需要对圈梁设计进行加强,设计不但要考虑机构的承载性能,更要对其中的变形问题加以考虑,可以通过对基础结构深度的调整,对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加以控制,而这需要设计人员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进行不断的增强,通过实地的考察以及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现设计的有效优化,同时还可以结合裂缝的产生原因,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结构各部分的受力进行调整,使荷载分布的均匀性得到保证,避免受力太过集中造成裂缝问题。

3.2混凝土材料的管控

在建筑工程具体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把握好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就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防止混凝土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非常大的质量问题。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控制,控制难度比较大,因为混凝土施工材料涉及到的原材料比较复杂,在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需要围绕着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审查进行,保证每一类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应用都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有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具有非常理想的条件。在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管控的过程当中,不同施工材料对于添加剂的比例要求非常严格,有效保障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基本要求。

3.3表面修补法

这种混凝土的修补方法主要是用于对界面裂缝的处理,在界面的表面可以适当的涂刷一些涂料,这种修补方法的操作过程非常的简单,具体的处理方法为可以先在裂缝的表面涂抹一些干的水泥粉,然后在喷洒少量的水,或者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一些环氧胶泥,如果混凝土界面的裂缝是比较的整齐的话,还可以采用黏土、塑料等材料在裂缝的周围做“围堰”的方法来向裂缝的内部注入一些低粘度的聚合物液体,这样的话聚合物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侵入到裂缝的内部,起到修补裂缝的作用。

3.4加强施工后期的混凝土养护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行混凝土的保温养护,进行保温养护主要是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以此来降低混凝土块的自约束应力,还可以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降温速度,以此来防止温度差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温度差是形成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去重视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工作,给予混凝土最为有效的保护,就是给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足够的保障,给我们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足够的保护。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行业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难题,而且处理起来也很困难。其不但使结构的抗渗能力减小,容易导致钢筋生锈腐蚀,减少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的承受力,同时更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所以,有必要对混凝土裂缝这一难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通过对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细致分析,有针对性地来控制裂缝的产生,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人类的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苗英.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38):97-98.

[2]辜明益.论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控制裂缝[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85.

[3]马倩.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107.

[4]黄志彬.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形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7(02):108-109.

[5]程鸿超.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8):2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