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冯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冯炜

冯炜

关键词:新地理信息;信息化测绘

1信息化测绘是新地理信息时代测绘发展的新阶段

传统测绘的4D产品(即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地图DLG和数字栅格地图DRG在新地理信息时代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存在以下问题:

(1)4D产品内容现势性较差。现有4D产品更新手段落后,生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地图更新要求,更难以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

(2)4D产品社会化属性不足。4D产品是按测绘规范制作的基础测绘产品,仅对测绘规范中要求的地理要素进行了测绘,没有包含详细的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等信息,而不同的部门用户却有不同的应用需求。

(3)4D产品加工处理周期长,生产速度慢。受摄影方向和外业采集条件的局限,航片或卫片存在判读难的问题,有时不能或难以判读某些地物属性,且易受人工调绘的主观局限,直接影响了成图的精度。以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信息化测绘以3S集成技术为先导,实现空间数据实时/准实时获取和更新,构建SDI,)以“系统-数据库-网格”应用为基础,建立数字地球,实现传统4D产品、可量测实景影像和三维地形及景观模型,满足测绘产品社会化需求目标。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是其价值的体现。

2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概述

2.1信息化测绘基本要求

①开放性。科技的发展与成熟使得信息化测绘平台的开放性逐渐提高,加上智能设备的普及与应用,所有人都能够自由编辑、上传地理信息。在这种情势下,信息能够随时被获取、集中,与先进的通信机制互相配合能够快速建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在新地理信息时代使得信息化测绘向大众化发展。

②三维可视。为达到这种要求,需要在全世界范围中进行数据源的集成,将传统的测绘服务转变为包括空间、图片、属性为一体的信息化测绘产品。该种技术能够将多分辨率、多尺寸的地理信息呈现出来,使得信息更为具体,缩短与真实地理空间的差距,与新地理信息时代对测绘的新要求相适应。

③实时性。新时期的测绘需要改善以往产品制作速度慢、更新不及时、时间滞后等问题。实现实时性的措施包括:提高测绘产品的流程化、加快地理大数据获取的速度、将测绘资源进行共享、加强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沟通。实时性能够为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信息参考与处理依据,例如自然灾害的应对等。

④能够被挖掘。信息化测绘为用户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十分直观,用户能够利用手机软件、应用插件等方便的手段对信息进行浏览、挖掘等。新地理时代的信息化测绘能够将地2.2信息化测绘内容根据当前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对信息化测绘的最新要求能够得出在新地理时代信息化测绘的框架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提供测绘服务的人、测绘产品用户。网络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基础,能够提取4D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建立与更新数据库;提供测绘服务的人是信息化测绘的核心。他们整合异质、异构的框架数据,与地理功能服务相互配合,进行服务的深入开发,通过在线、离线、零码组装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产品服务;用户能够体现出测绘产品的价值。用户通过购买测绘产品,实现测绘的经济价值,同时对产品做出评价、反馈,为提供产品的人提供参考。

3信息化测绘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3.1信息化测绘服务的基本要求

第一,大众化。Web2.0等技术的发展让测绘地理信息有了更好的应用与普及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空间数据的基础设施。而各类信息通过集成与通信机制共享与发布,可以让信息化测绘更加的大众化。

第二,开放性。开放式的WebServices接口通过各种定义、绑定和发现方法将大量的地理信息收入互联网系统中,而用户也可以参与到软件应用与开发的过程中来。所以,未来的网络地图将会是由众多网民联合打造的开放性“数字地球”。

第三,三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可以集成各种分辨率与尺度的影像与地形,让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与图片数据得到统一的组织与管理,来迎合新地理信息时代的需求。

第四,可挖掘与可测量。信息化测绘所提供的服务不仅直观,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插件、API、应用软件直接进行浏览、属性信息的挖掘、定向解析以及相对测量。信息化测绘服务所代表的是实际的地理状况,它将经济、人文知识以及人们生活的社会融合在了一起。

第五,实时/准实时。实时/准实时的信息化测绘内容包括各种地理数据的快速获取、产品作业的流程化、共享测绘资源以及地理服务的互操作。它可以及时并快速地解答用户的问题,满足各种应急响应,比如抗震救灾。

3.2信息化测绘服务的内容

信息化测绘主要由测绘服务的提供者、网络基础设施、服务使用者以及注册中心组成。在信息化测绘基础硬件与网络服务的支持下,系统可以将各种地理空间框架数据进行服务分发与组合,然后以零码组装、在线或离线等各种形式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

4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发展

新地理信息时代服务方式的转变有赖于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包括信息化的测绘生产与技术体系、丰富而适用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科学而先进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完善而合理的地理信息共享体系和高效、全面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

4.1信息化的测绘生产与技术体系。地理信息是测绘价值的综合体现,“测绘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就是测绘科学、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地理信息的采集效率、成果质量、管理水平和应用层次。测绘技术在经过漫长的模拟测绘时代后,通过数字化改造,正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面向数字地球的信息化测绘时代。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内容很丰富,主要表现在空间数据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和分发服务网络化,最终促进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发展。

4.2信息化测绘依靠科学、先进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地理信息管理是地理信息服务的关键,不仅需要实现从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到集成管理的转变,还要解决现势数据与历史数据、电子档案与历史档案、在线应用与脱机备份、异地备份与灾难恢复等关键问题,实现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制图数据与GIS数据、历史数据与现势数据、数据更新与分发的一体化管理,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合理划分内部核心数据、行业共享数据和社会服务数据密级,建立起基于网络环境的分布式集成、管理和交换体系。

4.3信息化测绘依靠高效、全面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地理信息服务是测绘工作的根本目的,①转变服务模式,建立从模拟地图服务、数据拷贝服务、数据定制服务、系统集成服务、在线应用服务到数据挖掘服务的多层次服务体系;②提高应用层次,研究跨区域、跨行业、跨比例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建设以协同办公为基础的纵向、横向联动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③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和开展地理信息的在线服务,打造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基础的一站式访问和服务平台;④扩大应用范围,广泛开展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增强对空间问题认识的准确性、可比性和深刻性,为信息化社会提供基于地理空间关系的知识服务。

结论:

通过对新地理信息时代下的信息化测绘进行探讨,不难得知虽然现阶段信息化测绘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瓶颈。

只有不断加强有关技术的研究力度,借鉴但不完全照搬国外先进经验,重视创新思维,才能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军,姜丽丽.信息化测绘在新地理信息时代的运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278-00278.

【2】孟庆刚.关于新地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测绘的研究[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8):00106-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