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吴仁龙

东莞市清溪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产业有着重要的牵引和支持作用,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充分注意到城乡文化的地域型和差异性,努力打破传统的城乡分离格局,积极推动各种文化产业资源的融汇整合,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根据有利的地区条件,促进城乡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前言

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彰显地域特色,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用文化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这对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要积极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文化事业之间的关系,认真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注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构建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格局,在政策部门的扶持下,促使文化产业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基层文化工作者应深入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化、大众化、均等化,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借助文化产业带动区域发展,及时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积极体现人文精神,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集约化发展。

1.文化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据相关部门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785.2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13.0%,占到国内GDP总值的4.13%,比2015年提升0.17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保持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这对地区经济转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美国在2016年,文化产业产值占到GDP总值的18%到21%,由此可见: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质量、高内涵地推进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文化产业有其固定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主要经济和文化因素,成为最有创造力的经济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由此助树立正确、现代化的文化理念,丰富了文化内涵,因地制宜的发展文化产业,以此推动整个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2.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2.1营造和谐的产业发展氛围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力量来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努力建设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阵地,将文化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主要技术引领,在文化建设的氛围中,人员逐渐意识到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学习现代化的民族精神,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先驱[2]。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受到了地区文化的熏陶,并通过自己努力,努力构建更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形成一条规范、专业的文化链条。

2.2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坚持人本化的发展理念,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将国家政策作为主要指导,借助城镇户户籍制度及财政政策来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体现文化发展的均等化、大众化、普遍化。要想促进文化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将文化产业作为主要的粘合剂,注重对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属性的呈现,努力探索一条更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发挥文化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及时找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契合点,促进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3完善城镇化发展管理机制

创设和谐的发展氛围,对于现行的城镇化发展机制进行及时完善与补充,自觉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加快文化产业与城镇化建设的融合速度,着重体现文化产业的引导作用。政府部门正确的引导文化产业工作人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及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在优良的市场环境影响下,积极扩大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比重,给予新型城镇现代化建设一定的技术指导[3]。对现行的管理机制进行及时补充,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为和谐的发展环境,积极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不断注入活力与新技术,在此基础上,不仅发挥了政府人员的引导作用,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自然条件,使得文化产业在市场上有更高的占有率。

2.4构建特色化文化产业

构建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特色文化产业构建中,相关人员及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实验区与文化产业综合示范区,在市场调研中发现,现代人们更为注重特色文化产业构建,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很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新型旅游产业活动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文化活动,更好的发挥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积极丰富各种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特色文化的形式,成功点燃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活力,在政府部门的参与情况下,努力抓好文化产业,及时抓住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合作机遇,借助互联网的大背景,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在此过程中,重点发挥出文化、科技、旅游等多个产业的基本特征,将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为基本形态,有效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构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注重技术带动实践创新,便于快速形成特色、规范化额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注重文化产业环境的优化,积极扩大文化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努力搭建现代化网络形式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在技术的带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定期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大赛,邀请行业内的技术精英参加产业项目的对接活动,活动主题以“跨界融合、互动娱乐”为主要内容,在政策支持和平台搭建的多重作用下,有效展示了新区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稳定增长。

2.5构建文化产业品牌

立足商标品牌建设,以此快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将地区的文化公司作为区域化文化创作的主要代表,构建品牌商标,积极采用一网三平台的运营模式,有效提升了创意产业人员和技术的凝聚力,努力呈现出商标的影响作用,利用品牌商标,有效助推创意产业发展。比如东莞市清溪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建设创意商标,通过注册商标的形式,快速完成商标认定,从而为行业及区域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力量。正式注册创意商标品牌,对现有的创意产业示范区进行及时规范与调整,提高文化产业的服务能力,对现行的商标管理进行更为系统化和制度化的调整,严格按照商标使用管理制度来办事,文化产业发展中,将商标品牌建设为主要依托,稳步完成特色商标的注册及认定等工作,及时引入特色、高端的产业运营模式,提高先进技术的凝聚力和创造力[4]。精心打造专业化园区建设,积极将产业园构建作为重中之重,利用旅游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利用创意的礼品、创意礼品店等形式,成功构建电子商务网站服务平台,对现有的创意成品、现有资源进行及时分析,注重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和掌握,积极提高用户满意度,努力创造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创意产品,但是在创意产品设计、包装、运输等环节提高重视,利用特色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文化类产品的大范围销售,充分借助线下网络平台,拓展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面向世界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于实地,工作人员积极构建现代化的音乐产业园、陶艺产业园、广告产业园,利用这些创意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活力,努力打好技术支撑,利用商标品牌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积极依靠网络技术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例如构建创意文化产业园,以信息技术作为主导,将文化产品与科技相融合,便于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

2.6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合案例

积极探索“产城融合”之路,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认真做好城镇化发展的规划,发挥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以建设小区为主,构建风情小镇,改变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地区人们快速转移和就业,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在风情小镇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导和带领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形势大好。发挥核心技术吸引力,形成休闲产业聚集区,增添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从而更好的满足地区人们对养生、休闲、生活的基本需求。通过文化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融合的方式,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增添活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可以利用经典的卡通漫画形象,构建玩具、服装、娱乐等行业,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构建特色城镇,让新型的营销模式走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

3.结束语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产业发展氛围,将文化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主要技术引领,努力构建更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形成一条规范、专业的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产业与城镇化建设的融合速度,发挥文化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构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技术带动实践创新,将商标品牌建设为主要依托,构建电子商务网站服务平台,构建风情小镇,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利用这些创意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齐骥.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研究[J].发展研究,2015(1):72-76.

[2]胡惠林.新型城镇化:重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秩序——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的一种观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8):42-46.

[3]李娟.新型城镇化视阈下的中国乡村文化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14,No.248(11):123-128.

[4]龙飞,刘勇.基于文化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内涵建设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