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所折射出来的封建礼教本质和“新式”写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狂人”所折射出来的封建礼教本质和“新式”写作

吕叶

吕叶

(云南省昭通师专中文系云南657000)

【内容摘要】:《狂人日记》开启了中国白话小说的先河,它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封建社会的吃人礼教的深刻剖析上,还体现在鲁迅对写作形式上的探索和运用。

【关键词】:狂人吃人礼教手法

作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它总共由十三篇日记组成。小说没有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完整故事和人物,而是发疯的“狂人”的所谓“疯话”,以及时刻战战兢兢担心被人吃掉的那种恐惧心理。全文透过主人公“狂人”的视野角度,以此来控诉当时那个“吃人”的社会,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同时这篇白话小说在当时运用了很多的“新式”写作手法。作品的深层意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麟)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在第一篇日记中“狂人”说:“我怕得有理”,因为他觉得狗多看了他两眼,第二篇中,不仅是狗,连小子都“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在这里,鲁迅通过“狂人”向我们传达了这么一个信息:中国农民的愚昧甚至传染给了下一代,如果仍不觉醒,不反抗,势必会被封建主义的枷锁牢牢锁住,被社会所吞噬。在第四篇中:“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也正如鲁迅后来在《药》中所揭示的主题一样,同时也表现出中国人的悲哀,革命者是普通民众的兄弟,大家同为中国人,可最终却是启蒙者(革命者)被被启蒙者吃掉,但尽管这样,启蒙者却还是为着拯救同胞而努力,“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第十篇),文章旨在唤起愚昧麻木的民众的反抗意识,最后结尾一句“救救孩子……”只能无奈地寄希望于下一代的崛起。

通观整篇小说内容,处处透着“狂人”在混乱中的清醒,用其混乱的“呓语”构成小说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独特内容,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因此他的很多文章小说带着浓烈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同时也透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

除了它的思想内容深刻之外,《狂人日记》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采用日记体,各个章节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此,此外,作者口中所带有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和新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寓热于冷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大胆采用写实与象征相调和的方法,象征和理想的紧密交融又做到含蓄和明朗的和谐统一。迅一直不断尝试新的形

式来写其小说,《狂人日记》也正是鲁迅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手法写作实验的结果。它没有完整的故事,通篇只是“狂人”的心理意识,小说随着狂人的意识变化而变化,和传统的小说的讲究人物的突出性、环境的典型性和情节的生动性有所不同。《狂人日记》这种由人物意识的一个个片断组成一篇小说,在之前的中国小说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当然,鲁迅之后,郭沫若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学写了《叶罗提之墓》,到三十年代盛行的海派作家,四十年代以穆时英、刘呐鸥等为代表的新感觉小说,这些现代主义小说中隐含了心理分析等现代主义特征,但与《狂人日记》相比,这些现代主义小说中,依然有更多的故事情节,《狂人日记》则是纯粹地随意识而流动。

另外,《狂人日记》除有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如果戈理《狂人日记》)特征外,鲁迅在其结构上又巧妙地在正文之前增加了一个小序,而这小序是由文言写成,这当然是鲁迅的独特创造。序用文言,正文用白话,在这个小序中,主人公是清醒的,且做了官员“赴某地候补矣”,而在正文的白话文体中,“我”乃一“狂人”,处于不清醒的状态,在非正常的世界中,但却处处透着混乱中的清醒,表现出对旧有封建秩序的反抗,对那个“吃人”的社会的控诉。这和文言小序中的主人公形成对立,是同一个人的对立的两面,同一个人的分裂的两个层面,而结局是清醒的那一个“我”按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做了修补官员,而另一个处于“非正常世界的我”还在反抗,还在努力地想唤起民众也起来反抗:“你们立刻改了……”两种不同结局同时也构成反讽模式,即清醒的那一个“我”实际是不清醒的,因为他并没看清这社会,就算看清,他也是麻木的,不会有丝毫的反抗;另一方面,不清醒的那个“我”却实际上是清醒的,因为,他看到了旧有的封建秩序“吃人”的本质和人的麻木和愚昧,他在反抗那个社会,虽然那个社会表面上是港口的“仁义道德”,但是却“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最后,在《狂人日记》中仍可看见鲁迅在后来的小说中常用到的“看/被看”模式的一些端倪。在《狂人日记》中“看/被看”模式有两层。第一层是“我”被其他村民所看,“我”作为被看者,在看客(村民)的眼中,是一个神经错乱、疯狂的人,也即在看客眼中,反抗者(或是被启蒙者)的反抗根本是无用的,因为只有疯子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他们眼看着“我”(反抗者或启蒙者)被封建统治者“吃”掉(迫害),不但毫无反应,而且他们自己还很可能会无意中把“我”吃掉,“我大概吃了妹妹几片肉”,这里隐含地表现出启蒙者(被看者)的悲哀和被启蒙者(看客)的愚昧和麻木。第二层则是作者透过“我”的眼睛在看文中的村民。这种“看”的眼光是悲悯的,是略带愤怒的,这也是前文提过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作者也悲愤于启蒙者不仅被统治者所“吃”,而且还为其同胞即被启蒙者所“吃”,被启蒙者对启蒙者的不理解。

鲁迅一直说“希望即虚妄”,他在小说中会带着绝望,但却也会反抗绝望,犹如西西弗斯推石头用绝望来反抗绝望。因此在小说结尾再点燃希望,这不仅在他后来的小说中如《孔乙己》、《在酒楼上》存在,在《狂人日记》中同样可以看到,小说结尾“救救孩子”,也即有希望青年一代能够觉醒起来反抗之意。

通过以上对《狂人日记》内容和形式的一些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的主题意义以及深刻性所在,以及鲁迅作为精神启蒙主义者不仅从思想上而且从形式探索上所产生的影响和独特性所在。成就了《狂人日记》在艺术上也就有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①朱栋霖丁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卷2002年版

②朱栋霖丁帆《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