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应建立完善专业课教师的长效培训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中职应建立完善专业课教师的长效培训机制

卢洪川

卢洪川(湖北城市职业学校湖北黄石435004)

摘要: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由于诸多因素,中职师资队伍仍然是当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环节,中职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捷。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培训存在缺乏系统规划、考证流于形式和疏于跟踪管理的问题,对中职学校如何建立和完善专业课教师培训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培训机制

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八章“优先发展教育”特别强调指出:“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扩大到8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数量、规模上,更要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发展重点。其中,尽快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师德崇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而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的关键和基础。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技术学校的大量发展,师资严重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师奇缺,且无稳定来源。以上几种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目前教学工作的要求,必须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系统,着力解决师资的培养和培训问题,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奋斗目标。

一、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规划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只停留在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要求的阶段。行政部门给多少专业课教师培训指标,学校就推荐多少,很少会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主动与省级及以上职教师资基地取得联系,让专业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进修。

2、考证流于形式

为了达到评估标准中师资队伍的量化指标,许多中职学校往往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局限于组织考证的形式。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速成培训对学校专业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作用甚微。

3、疏于跟踪管理

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形式,对此,各校都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并且都制定了本校专业课教师进企业参加实践研修的具体实施办法(或条例)。但在实际运行中,学校对教师到企业研修工作的管理存在很大缺陷,在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安排哪些专业教师、什么时候进企业、怎么评价教师企业研修的效果以及教师企业研修经费的落实等诸多方面充满了随意性,缺乏跟踪管理。

二、中职学校如何建立专业课教师培训机制

1、制定与专业建设相匹配的专业课教师培训规划

应根据学校实际,对各专业进行分类调研,摸清各专业师资情况,在此基础上,依据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招生情况,明晰各专业师资建设总体目标,细化各专业教师素质提高的阶段目标,形成每位专业课教师都能从中找到“成长点”的学校师资培训规划。

①对专业教师的学历提高作出规划。对学历未达标的专业教师,学校要适当减少其教学工作量,规定其在3~5年内通过函授或自考等形式实现学历达标。对示范专业或学校的精品专业,学校要鼓励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时配套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

②对专业教师的技能提高作出规划。对技能不达标的专业教师,学校要采取实训基地轮训或企业实践等模式,提高其专业技能。对现有“双师型”教师,学校也要分批安排他们赴企业实践,让教师跟上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技术的发展,拓宽视野,提高技能水平。对学校的骨干专业,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青年骨干教师脱产或半脱产进企业挂职顶岗锻炼,让教师积累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早日成长为高级技师。

③对由文化课“转岗”的专业课教师培养作出规划。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可把文化课富余教师分批安排到职教师资培养基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技能,接受专业教师指导,通过脱产一年或半年的集中培训,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拓展,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课教师。

总之,中职学校在专业课教师培养上要扭转被动“坐等”的局面,既要有效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安排的培训指标,更要针对学校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规划培养培训项目,满足学校专业课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

2、搭建平台,构建专业课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特别强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而“双证”即“双师”是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普遍理解,许多学校就以专业课教师是否持有“双证”作为是否达标的判断指标,因此,要求教师参加考证成为学校对专业课教师培养的主题。以我校机械教研室为例,2005年12月,持有“双证”的专业教师占30%,到目前为止,持有“双证”的专业教师达到了80%。专业课教师考证的不少,而实际技能有所提高的却不多,这严重影响了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工作的导向,因此构建专业课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已刻不容缓。

(1)顶岗实践是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实践表明,企业是专业课教师校外培养的最好平台。但是,在目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普遍紧缺,教学工作量负担过重的情况下,顶岗实践似乎是釜底抽薪。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层有长远的眼光,学校教学管理处有统筹的能力。从眼前利益来看,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投入的财力会有所增加;但从长远来看,这些顶岗实践的教师由于亲临本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生产过程,对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了解与掌握更深入,同时,由于真实感知企业需要什么规格的技术人员,他们回到学校后带领本专业教师开展项目课程改革、校本教材开发、技能教学改革,将会使学校的技能教育更切合市场与企业的需要,他们将成为学校技能教育的行家能手和学校品牌专业打造的主力军。

(2)名师工作室和校内实训基地是专业课教师校本培养的有效平台。成立名师工作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举措,对于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名师群体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总结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引导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通过名师工作室的牵头和辐射作用,在名师工作室下组建各种类型的专业活动组(如指导组、命题研究组等),将对学校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起到积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而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基本场所,是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重要训练载体。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资助学校骨干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职学校一批高标准、高水平实训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成。这些实训基地应成为学校专业教师教学研究、技术开发、新技术应用推广的重要基地,学校应实施专业教师到实训基地定期轮训的制度,安排专业教师课时要兼顾专业教师到基地实训的时间,保证每个专业教师都能有机会在实训基地锤炼技能。

总之,中职学校在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上要力避狭隘、短视的现象,要有长远的考量,要重视校内优质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为这些资源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灵活性与可掌控性,自己的优质培训资源当然是教师培养的首选。

3、规范管理,确保专业课教师培养从有效走向高效

中职学校师资培养实际上是一种知识更新与能力拓展的继续教育,教育需要管理才能产生实效。学校在对专业课教师培养进行科学规划、提供平台的基础上,规范管理、加强督查才能提高有效性。

(1)对推荐参加各级行政部门安排培训的教师进行训后管理。近年来,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投入专项资金,加大了职教师资培训力度。以我校为例,2006~2010年,我校每年都会派出一批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等。本人也在2008年参加了国家级培训。通过培训,在开阔视野、掌握技能方面确实有很大提高。然而,如果学校不对这些参训教师进行训后管理的话,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人数只能局限在这些人员范围内。因此学校应出台一些相应的参训教师训后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参训教师回校后应达到什么要求,比如做一个心得体会报告、上一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公开课、写一篇教改论文等等。

(2)对教师进企业研修进行跟踪管理。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设备和技术力量,是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对能立即带来效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没有真正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不愿主动承担培养学生和教师的义务,使得教师进企业研修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工作联络机构,由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负责与企业取得系,再会同教务部门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生产的要求共同制定教师进企业研修的计划。学校实施教师进企业研修专项奖励制度,对在研修期间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予经费奖励并授予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典型引路,促进了教师进企业研修的有效性与长效性发展。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应尽快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系统,着力解决师资的培养和培训问题,这是实施职教攻艰、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尹俐《做好职教师资培训这篇大文章》.《职教论坛》,2002年第3期。

[2]周燕莉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