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和电子系统可靠性最优算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通信和电子系统可靠性最优算法分析

陈郸达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30000

摘要:通信和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优化问题的重要性,在复杂的系统中首先保证的应当是系统的可靠性,即通信和电子系统运行的稳定和低误差性能。同时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还应当对经济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即保证成本的最低也要保证系统的可靠,因此采用可靠性最优的计算思路来优化通信系统是较为可行的。

关键词:系统可靠性;成本;可靠性优化;系统工程

引言:21世纪的社会发展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在这个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里,在各个行业里都进行了很残酷的竞争,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我国在软件产业上起步非常的较晚,普及也就刚刚十几年的时间,正是因为这样,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出现在我们的系统中,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来之实际的工作与系统有一定差异,以及技术方面得不成熟等等方面。所以,我们要进行有效的评估,目的是我们的软件更加的好用,更好的提升我们的工作的效率。

1通信系统系统可靠性度量参数

1.1基本可靠性

在随机性破坏作用下,基于统计物理的抗毁性参数通过观察节点或边移除过程中通信系统性能的变化,能够保持通信系统连通的概率。基于统计物理的通信系统抗毁性参数,用通信系统状态发生相变时的临界节点(边)移除比例来刻画通信系统的抗毁性,生存性参数是概率性的。近年来通信系统抗毁性研究的焦点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新变迁,它不仅和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有关,常用的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也和通信系统部件的故障概率、外部故障以及维修策略等有关。从研究小规模简单通信系统的精确性质转变为研究大规模复杂通信系统的统计属性,常用的度量参数包括端端可靠度、K端可靠度和全端可靠度。统计物理的很多方法开始被广泛应用到复杂通信系统研究中,描述了随机性破坏以及通信系统拓扑结构对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1.2任务可靠性

对于承载一定任务的通信系统系统来说,基于连通性能的基本可靠性是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决定通信系统系统发撺其性能的决定性要素,也是检验通信系统系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可靠性水平的准绳。但通信系统系统一旦投入使用,从而不能完成预定任务,与通信系统所承载的任务相结合,就要承载一定的业务负荷,通信系统系统任务可靠性作为一个综合反映通信系统系统可靠性的参数更加具有实际意义。输电通信系统的电传送量,通信系统部件发生故障时会引起通信系统性能下降甚至瘫痪,交通通信系统的运输量与流量等,在这种情况下通信系统实际上是不可靠的。

2通信电子系统的最可靠性

通信和电子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其复杂而精密的特点使其运行的可靠性成为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首要条件。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主要的标准就是其通信的质量,而系统可靠性具体的体现就是在正常工作中错误的概率最低,这个指标的实现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可靠性,以及系统本身的结构方式。

主要设备结构的合理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可靠性的途径之一。通信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输入和输出,在完成这个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多个电气元件进行参与,即一个主要设备中有多个子系统进行串联组成一个工作系统。而主要系统和辅助系统将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可见主要系统的可靠性将决定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即只要主设备或者系统不出现故障该通信系统就正常。

在一个系统中,设计参数有两种,一种为固定参数即系统需要满足的基本性能,一种为设计参数,即待定的某些参数,固定参数是必须实现的,而待定参数则可以看做是优化变量,也就是通过设计参数的改变来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效果。此时,各种参数的变化范围就会成为影响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可以理解为目标函数中的设计指标可以构成优化变量的约束条件。因此,寻求系统的最佳性能就是对目标函数的最大或者最小。

3通信和电子系统的最优化算法

通信电路或者通信网络技术的实现都是在给定的技术指标前提下进行设计和实现的,对这些参数产生影响的条件有很多,如幅值、相位、频率等等。如果电路满足技术指标就可以看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尽管初始设计保证所有的系统元件都为标准,即电路满足使用指标要求,但是因为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个元件的运行参数是在一个容差范围内随机变化的。这种元件的容差就有可能使得批量产品的合格率小于需要。如何在设计中,根据指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合理的电路元件的标称值和容差,使得产品合格率最大而成本最小,这就是优化设计的核心问题,这也是可靠性最优化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对某通信系统进行优化计算中发现,可变容差法在接近可行区域收敛速度明显出现大幅下降,大量的时间都将被浪费在可行性修正上,目标函数的下降较小,只能通过降低收敛精度才能实现收敛的目标。即使这样最后的结果也还是会出现某个部件可靠性大于1的不理想状况。

实践中SUMT法和乘子法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是为了确保计算的稳定性,前者的惩罚因素增速不能过大,因此相对采用的迭代次数就会增加,所以采用采用乘子法进行优化设计,及时先沿着搜索方向向外推算出最小点所在的区间,然后在此范围限定的情况下,二次插值,求得最优步长。

因为某系统价格模型中包含了正切函数,当完好率接近1的时候,函数值和导数值将急剧增加,尤其是导数值很有可能会溢出。通常采用的控制方法是:

(1)利用随机格点搜索目标函数值相对小的域内点,进行乘子法的改善点。随机搜索时都对部件可靠性的上线进行限制,即完好率在0.5-0.6之间。

(2)利用二点差分的近似计算价格函数的导数,以防止其产生溢出效果。根据目标函数的梯度和函数自动调整差分步长,保证导数估计值的截断误差和舍入值误差相近似相等。

利用前面的两种方式,求得某通信系统的两种价格模型的最大可靠性问题和最小成本问题。如下式:

将着这些参数代入到可靠性公式中,就可以得到某通信系统的最优化结果。并根据具体的数据对系统的构成进行合理的修正。

结语:

社会的进步的速度是我们每个人难以想象的,进步带给了我们太多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因此而改变,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人们更加懂得了生活,我们面对美好的生活,更要进行改革更好的推动这个社会的前行。电力越来越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能,为了使电力系统更好的为我们服务,我们在很多的方面进行改革,通信和电子系统设计应处处体现最优化方法的思想,即在一定客观条件制约下,选取最优路线(策略、方式、安排),以取得最好效益或实现既定目标。计算中应根据设计经验选择尽可能合理的初始点。然后用二阶段算法,即在第一阶段用一个简单的算法在较大的空间搜寻,求得一个改进的初始点,第二阶段再用比较高效的算法,从这个改进后的初始点出发,搜索求得问题的最优解。

参考文献:

[1]李建文.无线通信的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方案优化[J].科技风,2010,(18).

[2]高山杰.基于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的通信系统功能构建[J].现代电子技术,2010,(18)

[3]龙芳,黄进永.无线通信网络设备组成方案的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10,(26).

[4]王强,陆阳,方欢,朱晓玲.基于结构分析的复杂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J].2013(04).

[5]陈敏,汤晓安.航天器计算机系统中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J].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