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内镜超声检查与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120例内镜超声检查与治疗分析

艾启雄吴会超

艾启雄吴会超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中图分类号】R4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通过对12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内镜超声检查与治疗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效果与意义。方法:对120例已行常规胃镜、B超、CT等检查后的患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结果:平滑肌瘤65例,胃间质瘤6例,脂肪瘤6例,胃底静脉瘤2例,异位胰腺6例,胃壁外压迫33例,未见异常2例。结论:内镜超声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是非常准确的,不仅能对病变的性质及起源做出诊断,还可以提供适当的方法来治疗此疾病。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治疗;分析

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是指内镜前端附有超声探头的内镜。具有内镜和超声的功能。通过超声内镜直接观察粘膜表面病变,又可通过超声探头进行扫描。通过超声内镜可以进行活检,如果是恶性肿瘤可以判断消化管壁的浸润深度、大小,也可以判断是否有周围淋巴结转移;如果是粘膜下肿物可以判断起源(粘膜下、肌层、外膜或邻近脏器),可以确定治疗方案,如早期癌(粘膜或粘膜下肿瘤)适合内镜下切除,中晚期癌(超过粘膜下层)适合外科手术治疗[1]。提高患者的5年或10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探讨内镜超声检查与治疗的效果与意义。研究方法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使用内镜超声检查与治疗患者120例,其中男60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46.45岁,女60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4.54岁。所有患者的年龄以、性别以及病程均无可比性。

1.2诊断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双下肢微曲,解开衣领,放松腰带,头稍后仰;行结肠超声内镜检查者,术前应清洁肠道准备。超声内镜插入消化道后,可采用直接接触法、水囊法及水囊法合并无气水充盈法对胃肠道黏膜下病变、肿瘤及邻近脏器进行扫描检查。结合多普勒,超声内镜尚能够检测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并能显示血流方向[2]。超声胃镜检查术后处理同普通胃镜检查,无须特殊处理。一般仅要求术后2h内禁食、禁饮即可,超声肠镜检查术后处理同普通肠镜检查[3]。

1.3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患者的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χ2查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平滑肌瘤65例,胃间质瘤6例,脂肪瘤6例,胃底静脉瘤2例,异位胰腺6例,胃壁外压迫33例,未见异常2例。并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使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3讨论

3.1概论

胃镜和肠镜只能看到消化道最表面的一层(粘膜层),有些病变表面是光滑的,来源于粘膜下(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或有些病变位于胃腔外紧贴胃壁[4]。超声内镜检查是将超声探头和内镜技术结合,将内镜送入消化道时,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粘膜表面病变,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观察消化管管壁各层组织结构及其邻近器官的超声图像,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超声内镜是目前消化内镜最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5]。

3.2适应证

1,消化道恶性肿瘤,进行TNM分期,但对M分期作用有限,以评估手术可切除性、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6]。

2,粘膜下肿瘤,确定是管壁外病变、器官压迫或管壁本身病变;判断病变确切起源、性质、范围;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3,胰腺病变,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是较好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能较好的反映胰腺实质结构的改变。

4,可显示部分纵隔病变[7]。

3.3诊断价值

1.黏膜下肿瘤:EUS是诊断黏膜下肿瘤的首选方法。通过EUS,我们可以轻易排除腔外压迫所致的假象,对黏膜下肿瘤可以清晰显示病变来源于消化道壁的那一层结构,病变的大小、形状、边缘和回声等情况[8]。

2.食管癌:判断病变浸润管壁的深度和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是EUS检查的最大特点。

3.胰腺疾病:在EUS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能对胰腺早期微小病变作出定性诊断。应用EUS可以对胰腺癌进行TNM分期并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对于胰腺囊肿,EUS不仅有诊断价值,而且可以进行穿刺内引流等治疗。

4.纵隔病变:纵隔病变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CT、MRI等无创检查,但EUS对纵隔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食管周围的中纵隔和后纵隔的病变显示较为精确。

3.4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种类较多,内镜超声下需对回声不同或相近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才能加以区分良恶性病变。经过诊断后,65例平滑肌瘤采取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局部广泛切除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2~3厘米。疑有恶变者应作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6例胃间质瘤患者采用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6例脂肪瘤患者,较小(直径1cm内)的由2例,不需处理。较大者4例采取手术切除。2例胃底静脉瘤患者直接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异位胰腺的6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如胃次全切除术、肠切除术、憩室切除术等。病灶较小者可作部分胃壁或肠壁切除,再缝合胃壁或肠管。胃壁外压迫33例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内镜超声检查的准确率高,方法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彭贵勇,周永宁,杨建民,等.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9):1107-1108.

[2]张天泽,徐光伟.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46-1447.

[3]ZHANGTZ,XUGW.Oncology[M].Tianjin:TianjinScienceandTechnoloyPress,2005:1446-1447.Chinese

[4]曹海根,王金锐,主编.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80-386.

[5]MullerMF,MegenbergerC,BertschingerP,etal.Pan-creatictumars:evaluationwithendoscopicUS,CT,andMRimaging.Radiolog,1994,190(3):745-751.

[6]ShenEF,ArnottID,PlevrisJ,eta.l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in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suspecteduppergastrointestinalsubmucosaltumours[J].BrJSurg,2002,89(2):231-235.

[7]叶秀芳,马乾凤,张银菊.新型胃窗声学造影在胃超声诊断中应用效果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7):513-514.

[8]王国清,郝长青,王贵齐,等.内镜黏膜切除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4):218-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