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涂兰

(福建省福州总院476医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效果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52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护理措施。以调查表的方式收拾资料,比较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270-02

作为当前第三大非感染性流行病,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其高发率已经得到了联合国及有关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1-2]。糖尿病的诱因众多,但饮食习惯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糖尿病易引发心脏、血管、肾脏等多种器官的并发症[3]。对糖尿患者来说控制好血糖非常重要但是又是件困难的事情,经过多年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在针对控制血糖方面对老年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开始对住院的糖尿病病人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收治152例病人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2例,女80例;年龄55~78岁,平均64.5岁。入院时空腹血糖6.3~20.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7~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17%。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52例长期在本科室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1.2.1对照组使用常规糖尿病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针对患者各种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等)进行控制,改变生活方式(禁烟酒、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相关疾病的宣教,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状况,及时汇报医生并对症处理。

1.2.2干预组在常规糖尿病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1)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普及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并掌握自身病情,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防治措施的认识,使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并能配合治疗及护理。(2)一般病情护理:严格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相关目标和原则实施,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0%;并根据治疗目标,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并做好血糖记录。(3)根据患者个生活习惯及个体差异性与患者一起制定合理的用药、饮食、作息、运动方案,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药物治疗、饮食、作息、运动、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所使用胰岛素种类、剂型、作用时间、胰岛素笔的注射方法等。(5)不良反应监测:特别要注意患者降糖治疗后的并发症低血糖,对于注射胰岛素后血糖<3.90mmol/L的患者,应当视为发生低血糖,应立即停药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纠正引起低血糖症各种潜在原因。对于轻中度低血糖患者,给予口服含糖饮料、糖水、面包和饼干等;对于重症患者,应当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并给予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处理并监测末梢血糖。(6)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运用尊重、诚恳、亲切、鼓励言语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积极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4-6]。

1.3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采用糖尿病知识调查表,了解其对糖尿病的认识,血糖和血红蛋白及体重达标情况,每个月监测1次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每3个月监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随访3年。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例数为n,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2.结果

生物学指标比较:根据目标(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制定),以控制项目1“理想”和“良好”在本研究中评为“达标”,控制项目“差”评为“不达标”,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的达标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生物学指标达标率均显著提高,经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附表。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患者长期高血糖,就会容易引起严重的

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所以需要有效的控制血糖。但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对于血糖的控制,由于多数老年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血糖的控制不是非常的理想,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依从性差,因此针对老年糖尿病实施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个性化护理是一种针对型的护理模式,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性格、文化等存在个体性差异,如果只采取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将无法满足每位老年患者的合理需求,而个性化护理是根据老年患者不同个体差异性而制定出来的护理方案,满足了不同老年患者对疾病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提升了对老年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中发现,干预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组比对照组生物学指标高(P<0.05),说明采取个性化护理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控制更加的有效,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在个性化护理服务中针对老年患者的个体差异(个性、文化、环境、护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规避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心理方面、环境方面、饮食方面),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使患者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护理工作,有利于减少不利控制血糖的因素,从而提高血糖的控制。

综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霞,张赛春.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988-990.

[2]钱宇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95-96.

[3]王春君.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10(4):237~238.

[4]何运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91-193.

[5]柏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121,128.

[6]张桂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