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有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探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有效措施

邱立明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医院;154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以及有效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该院实行血液标本检验标本400份。统计存在误差标本的数量并分析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类型以及形成因素,并针对误差类型和因素分析相应的有效对策。结果4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存在误差的份数为50份,占总数12.5%。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抽血量不足是发生率最高的标本误差因素。结论通过各种对策有效控制标本质量,强化血液检验标本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有效对策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analyzethecausesoftheerrorofbloodtestspecimensandtheeffectivemeasures.Methodstheobjectofthestudywastoselect400bloodspecimensfromFebruary2014toMarch2016inthehospital.Statisticsthenumberoferrorspecimens,andanalyzethemaintypesoferrorsandtheirformingfactors,andanalyzethecorrespondingeffectivecountermeasuresfortheerrortypesandfactors.Resultsofthe400bloodtestspecimens,thenumberoferrorswas50,accountingfor12.5%.Thelongtimeofinspection,theinfluenceofdrugsandtheshortageofbloodpumpingarethemostimportantfactorsfortheerrorofthespecimen.Conclusionthroughavarietyofcountermeasurestoeffectivelycontrolthequalityofspecimen,strengthenthebloodtestspecimensinclinicalapplicationvalue.

[Keywords]bloodtest;causeofspecimenerror;effective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161-02

血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检验方式,同样也是手术治疗过程中供血的基本工作。血液检验不仅能够为血液疾病提供良好的诊断结果,还能够为其他类型的疾病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血液检验的数量也在飞速增长。但是近些年许多地方的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现象较为明显。如果血液检验中标本存在误差,必然会导致最终的检验结果存在偏差,无法在临床医学中有效的应用。血液检验标本主要包含储存、采集和输运3个环节,为了控制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为了在临床医学中更好地实施血液检验,控制血液标本的误差率,该文研究性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以及有效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该院采集的血液检验标本400份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标本都是由我院专业工作人员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下收集的。

1.2方法

分析并评判400份标本能否达到相应的检验质量标准。所有标本采用回顾性的方式进行分析,分析所有血液检验标本的标本外观、标本检验结果、标本采集与检验时间、采血部位、采血过程、标本存在环境以及患者自身情况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评判标本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如标本存在一定的问题或检验标本存在误差,必须在该标本上注明血液检验过程中存在误差的主要因素。在标本达到相应的检验质量要求之后根据相应的检验方式开展检验工作。在护士采集完400份标本之后,按照血液检验实际的项目需求来选择相符合的真空负压采血管实行血液标本的存放。标本在存放之后由经过考试并通过的专业工作人员负责血液的标本运输,并让血液检验的人员按照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标准对标本进行质量评价。主要包含血液外观、是否存在凝血、溶血状况,并根据标本所提供的检验时间、采血部位等信息评判标本是否存在误差,并对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做好记录之后返回给采血室,其中主要记录误差的类型、猜测误差存在的原因等。采血室则通过血液误差存在的问题实行针对性控制,从而实现逐渐杜绝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目的。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因素

4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存在误差的份数为50份,占总数12.5%。通过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因素分析,其中主要存在4种误差发生因素,分别为患者自身因素(50.0%);血液标本采集因素(20.0%);血液标本送检因素(22.0%);血液标本检验因素(8.0%)。

2.250份血液检验误差标本的误差因素分析

4种血液检验误差标本类型中,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主要因素有许多。患者自身因素主要有药物影响、饮食不正确、剧烈或紧张运动、例假时间;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因素主要有抽血时间过长或过短、抽血量不足;血液标本送检因素主要有送检时间过长、血液申请单与标本不符合;血液标本检验因素主要有抗凝管使用方式不正确、血液标本处理不正确。在这些因素中,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抽血量不足以及标本处理不正确是发生率最高的标本误差因素。

3讨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4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存在误差的份数总数为50份,占总数12.5%。通过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因素分析,其中主要存在4种误差发生因素,分别为患者自身因素(50.0%);血液标本采集因素(20.0%);血液标本送检因素(22.0%);血液标本检验因素(8.0%)。在4种因素中,药物影响是患者自身因素中发生率最高因素;抽血量不足时血液标本采集因素中发生率最高因素;送检时间过长是血液标本送检因素中发生率最高因素;血液标本处理不正确是血液标本检验因素中发生率最高因素。这一结果说明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抽血量不足以及标本处理不正确是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主要因素,其他还有许多的影响因素。在血液检验标本的过程中,首先是因为患者自身的因素导致血液检验标本本身存在问题,其次便是在血液采集和储存、运输的过程中导致血液标本发生变质或掺入其他的物质,最后便是血液检验标本的过程中因为检验方法或方式的不正确,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发生明显的误差。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误差,都会导致血液检验结果无法保障,导致血液检验不能够起到相应的临床医学作用。例如,血液检验环境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检验人员的不正当操作以及标本自身的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这些问题是该次研究中分析出的标本质量误差主要因素。针对上述这些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3.1患者自身因素的有效对策

在血液检验开始之前,标本误差主要的形成因素是患者的个人因素。人体的身体各项功能会因为性别、年龄的变化而出现差异,最典型的便是女性的月经周期时,在该研究中,因女性患者月经周期而导致标本误差的就有5份。对此,在患者特殊时期进行的抽血检验其检验结果往往会出现变化。因此,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