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

卿入齐

湖南省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接收的94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微创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的治疗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并对比常规组和微创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治疗有效率42例(91.30%)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65.22%),微创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肿吸收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少量高血压出血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能够缩短血肿的吸收时间,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卒中疾病,脑出血作为最为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状,患者一旦发病,具有反复发作、致残几率极高的特点,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而言,可能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通过采取早期的临床治疗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早期的脑内血肿消除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再次出血的症状,避免形成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死亡的发生,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作为一种创伤小、恢复快以及性价比高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血肿吸除时间,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十分确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接收的94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本次实验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其中,微创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46岁,平均年龄(58.92±2.45)岁;常规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6岁,平均年龄(59.04±2.78)岁。各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微创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的治疗方法。根据CT检查结果,准确定位患者血肿大小、部位以及血肿周围情况,并且测量患者血肿中心到穿刺点的具体距离,并且根据所测量的距离选择相应的穿刺针。于显微镜辅助下,使用吸引器彻底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并且准确定位患者发生病变的血管位置,进行电凝止血,并且将电凝功功率控制在6~7W之间。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病变位置临近组织的血管保护,针对患者固态血肿部位,则可以选择插入式的针形血肿粉碎器,进行连续的粉碎治疗。

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按照医嘱给予止血药物、降压药物以及脱水剂等常规治疗,同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常规组和微创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利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2]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包括:如厕、洗澡、穿衣以及活动能力等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好。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3]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意识、语言以及行走等,总分为45分,分数越低则表示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越低。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所涉及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等指标,均需要使用SPSS19.0软件包予以进一步的整理和核验,各组对象之间的指标在计算后P<0.05则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比对

微创组的治疗有效率42例(91.30%)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65.2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比对[n(%)]

2.2各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比对

微创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肿吸收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各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比对[()]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旦发病,具有病情急促以及进展快速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致残几率和致死几率,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过程之中[4]。近几年来,伴随我国微创技术的发展愈加成熟和完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势,能够有效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同时,还能够降低再次出血的发生几率,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本组试验经过大量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微创组的治疗有效率42例(91.30%)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65.22%),微创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肿吸收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临床上通过采取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其作为一种损伤性小、易于操作以及针对性强的治疗方式,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减少术后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减少致残和死亡的发生[6]。伴随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微创技术已经被逐渐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与常规的药物治疗相比,不仅能够缩短血肿吸收时间,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结语:

概而言之,与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相比,通过采取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更加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贾磊,周德宝.三种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6,56(26):67-68.

[2]张福成.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7):1041-1042.

[3]卫建文,陈胜利.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8):1176-1177.

[4]孙霄,陶英群,许峰,等.ROSA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越性及可行性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22(2):51-53.

[5]唐月红,石钢,郑超.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6):773-774.

[6]陈岷辉,杨呈浩,陈立珂.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与哲学(B),2016,37(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