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姜洪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姜洪朋

姜洪朋

滨州市君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地基施工作为常见而又最根本的问题,是关乎到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施工中常见的沉降及强度问题,需要十分细致地分析和处理。软土地地基建筑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容易发生,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房屋就可能会出现倒塌、倾斜等状况。因此,本文主要对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房屋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重要性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同时在实际施工中,地基处理质量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价值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地基的抗剪能力关系到建筑物是否会偏移,所以早建筑物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建筑物的抗剪能力,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比如建筑物地基一侧的图大压力超过荷载时,地基隆起,就会造成建筑物的边坡失稳,发生倾斜,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要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就必须雅阁把控地基处理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的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施工,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达标;(2)加强对地挤压缩性的测控和分析力度是避免房屋建筑物出现沉降现象的关键。在地基开挖前期,我们要做好地面结构调研工作,避免因为地基开挖破环当地周围地质环境,造成沉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低级的动力特性关系到房屋建筑的质量。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坍塌主要是由于地基的动力特性差。所以,使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地基动力特性,有利于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二、软土地基的特点

(1)压缩性极高,如果外界的垂直压力达到0.1MPa,软土地基会出现严重的变形,压缩系数高,使得建筑物沉降量提高;(2)透水性不佳,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排水固结,一般建筑物的连续沉降时间在10年左右;(3)软土地基均匀性较差,其构成部分包括高分散颗粒和细微颗粒两种。如果在软土地基上层建筑施加的荷载不均匀,则会导致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而且还会导致建筑产生裂缝,从而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4)如果触变性软土地基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则一般为固态形式,但是一旦其固态形式被打破,则可能会转变为液态形式;(5)在剪应力条件下,流变性软土会逐渐出现变形的问题,所以流变性软土的长期强度低于瞬间强度;(6)沉降迅速,软土地基沉降的速度会不断加快,其最大沉降速度甚至可以达到1~2mm/d,十分严重。

三、房屋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3.1静压桩处理法

在静压桩施工中,对其进行准确定位非常重要。静压桩处理法是通过对相应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结合单桩所要求具备的承载性能标准,合理选择桩机,然后确定桩位,为防止施工中桩位偏离影响地基性能,桩位确定后一般可采用石灰进行标记。静压桩的垂直度也会对其承载性能形成影响,施工中为保证桩身的垂直度,需要在静压管桩机的驾驶室内设置垂直定位设备,采用吊线悬挂重物的方法并设置一条与吊线垂直的水平线以确保其在竖直方向的垂直度然后清洗钢板底端、桩和焊缝的端头,其目的是保障焊接工艺施工的质量,并且在焊接过程中,对层数严格要求,以保证焊接连续充分,达到相应技术标准。

3.2换土法

采用换土法工程量较大,成本投入高,因此其选用需要慎重,房屋建筑施工中通常只在软土地基土体持力层承载性能远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妖气的条件下,才考虑采用换土法。顾名思义,其是通过采用相应技术对原有软土地基土体进行置换。长期房建工程实践中,目前有三种较为成熟的换土法施工方法:首先是抛石挤於法。其原理是通过对原有土体施加外力作用进行挤压,将其强行挤出,随后填充新的土壤材料。该法适用于滑动性较强与排水性较差的软土区域,通常在积水较多的淤泥地区采用;其次是开挖换填法。其指的是采用相应机械设备挖掉地表土层,换以其它承载能力强的土体,多为灰土或是石灰石,压实后,其可具备较高强度与荷载能力,改善地基性能。该法适用于所需换土深度较小的土体区域,一般为0.5~3m。

3.3表层排水法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当部分土质较好但含有较多水量的时候,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建筑物地基施工开始之前做好排水工作,以此来将地基软土表层的含水量进行降低,可以利用具有较好透水性的沙砾或是碎石作为回填材料。在沟槽布置时,要充分的考虑地形和坡度等情况,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沟槽的间隔。在对地基表层进行排水时,可以选择的排水方法较多,但在实际应用中,添加剂法应用较多,而且更为便利。特别是在粘性土质的地基施工中通常会选择添加剂法。将添加剂材料掺入到地基表层土壤中,有效的改善地基的软土,以此来提高土壤的压缩性能和强度。对于添加剂材料,多以生石灰、熟石灰及水泥等为主,在现场施工时,对于石灰类添加剂材料在处理过程中要做好搅拌工作,确保土壤中含水量的降低,增强土壤固结的效果,提高土壤的稳定性,从而为地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4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

深层石灰搅拌桩所指的就是将软土地基中的地基土与石灰运用强制搅拌的方式来全面的融合到一起,利用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化学反应来达到稳固地基的效果。在应用此项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的施工需求与环境条件来进行科学化的衡量,如果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石灰的固化效果要优于水泥。

(1)为了能够有效保证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的应用效果,所选择的石灰材料需要经过细磨作业,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尽可能的杜绝桩体中所产生的石灰聚集,并且要将石灰粒径控制在3mm以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应当尽可能的选择杂质量少的石灰,其中的氧化镁与氧化钙含量需要在8.5%以上,而液性指数则需要保持在七成上下。

(2)如果房建工程的表层硬壳比较薄,那么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再采用砾石垫层等辅助措施,以此来降低机械的作业难度。此外,施工人员还要根据房间工程的实际条件来合理化的选择搅拌钻头、空气压缩机以及钻机的机械配置,同时要将地基土与灰土的准确化学指标测量出来,最终确定好搅拌范围与搅拌桩的长度。

(3)在应用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以下顺序来进行作业:桩体对位、下钻、钻进、提升、结束。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施工人员要根据地基结构的实际承载力来判断桩与桩之间的距离,并且准确计算出搅拌桩的应用数量以及所需要占据的面积。在施工开始后,当钻头离地30~50cm后就要停止喷粉动作,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结束语

软土地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处理和改进方案。尽管足以应对多数常见情况,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解决和完善,尤其是对特例问题的处理。需要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分析总结,进而完成经验的积累。通过实践掌握不同种类软土沉降的解决之道。当然还需要利用大量勘察工作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为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沉降计算提供数据支撑,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现行的技术规程和施工要求,从而为房建工程的质量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庆龙.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32-232.

[2]甘吉鹏.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6(3):234.

[3]王森,张森.房屋建筑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4(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