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之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之本

田云敏

田云敏云南省大关县悦乐镇第二中学

【摘要】理念的更新,思想的转变,是现代教师素质的核心、立教的根本,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思想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2-0087-02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我们背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更好地胜任教育工作,必须更新思想,转变理念。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著名论述,体现了中国教育史上先人的伟大,是对现代教育思想最好的诠释。的确,传统教育把学生看作是听命于教师指挥的消极而被动的对象,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把知识毫无遗漏的传授给学生,故以灌输为主,不惜讲得天衣无缝,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注入”,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致使学生很少有参与思考、探究与钻研的余地;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管理的主体,导致学生失去生动活泼发展的余地。新教材要求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为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角色三方面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

1.教学内容

应从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多元化教学内容。要求教师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在教学中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教学。要求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老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注意结合新教材中有关内容展开阐述。

2.教学方法

应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全面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展开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多与家长沟通、社会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关照个别差异,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3.教师角色

应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求教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要求教师重视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人格、权利和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并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教学中成为活动的主体。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注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地接受学习是其基本特征。这样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逝。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独立攻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和人格;要求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

2.合作学习

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它通过丰富多样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小组、注意小组合作。并且合作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群体间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并积极建立群体间的合作学习关系。

3.探究性学习

好的课堂教学应该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大大加强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教师使学生通过探究过程,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掌握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育评价的转变

受西方心理学界、教育学界的一种自然科学式的量化研究的影响,我国教育评价研究与实践中,也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一种数字化倾向。但是,如果认为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打分数,而且分数越精确越好,那就错了。其实,教育评价只是教育的一个环节,是整个教育活动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评价的目的首先应该服务于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为了使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发挥正确的导向功能,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育效益观。

1.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理想,即是对“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对各种教育现象利害得失的一般看法。教育价值观作为人们在教育活动中所特有的一种基本的价值追求,我们必须明白它的意义,知道它是各种教育思想的起点。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并深刻反思教育价值观。一个教师到底是“教书匠”,还是好教师,或者是教育家,根本的区别不在于知识水平、教育技巧,而在于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所以,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性和前提性任务。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站在一个普通老师或家长的角度去看待教育现象的是是非非,而且要站在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角度去审视教育的价值;要求教育者更加重视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相应的态度、习惯和个性品质,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要求教育者重视培养学生更加开阔的眼界和胸怀,学会与更多的人共事,为更多的人创造价值;要求教育者以“人”为中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结果,也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将来,也要关注他们的现在。

2.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活动结果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它最终是通过学生的发展状况体现出来的。教育质量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学生个人特点的教育质量。平等地接受基础教育,是我国法律赋予每个儿童、少年的权利。评价基础教育的质量,不应漏掉每个学生,但受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一些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或班级的教学质量时,往往只强调升学率或优秀率的高低,这是非常片面的。因为这种评价关注的只是一部分学生,这就会导致有的老师为保证自己的班里有几个学生能够升入重点学校,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少数有希望的学生身上,对其他大部分学生则放任不管,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其实,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应是全面的,教育质量不等于学生各个方面发展质量的简单相加。教育的理想目标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总之,评价教育质量要确立全面的质量观,要关注全体学生,要结合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要求教师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尽可能地全面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确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学生,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在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上,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而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做出恰当的评价。

3.整体的效益观

教育效益是兼顾教育活动的投入与结果两个方面的情况,是对教育活动效果的一种更为全面的评价。确立整体的效益观,要充分理解教育效益的含义、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统一、当前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等三个方面。首先,在师生对教育活动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确定的前提下,学生的进步越大,教育的效益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因此,教育效益等于教育质量乘以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效益不仅有高低之分,还有正负之分。即,并非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能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在此,教育的方向是否正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现实的教育,不只是包括那些教育者组织或安排的直接教育形式,比如上课、课外活动、个别谈话、表扬或批评、家庭作业等;它还包括一些间接或潜在的教育形式,比如校园文化、班风、教师素质、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等。如果我们称直接的教育形式所产生的效益为直接效益,间接的或潜在的教育形式产生的效益为间接效益的话,那么,我们所说的教育效益就应该是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统一。第三,教育的当前效益较明显,是容易检查和测量的,某种知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而教育的长期效益体现在学生的能力、品质、倾向等稳定的特征上,没有什么非常明确的外在标志,表现不如当前效益那么明显,但教育效益到底如何,主要应该看教育的长期效益,也就是看学生到底成了什么样的人。这并非意味着教育的当前效益不重要。其实,当前效益与长期效益是互相统一的。

总之,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这就要求跨世纪的教育者必须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理念的更新,思想的转变,才能更好地胜任新世纪的教育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让现代教育观念的灯光永远照亮自己的教育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