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方式

李海全

河南省方城县小史店镇二初中李海全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一节物理概念课能否成功,引入是关键环节之一,若概念的引入新颖,吸引学生兴趣,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主要存在平铺直叙,缺乏创新,教学枯燥等缺点。而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下面就怎样引入物理概念谈谈我的看法。

一、通过计算机课件模拟物理情景引入

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录像、录音、幻灯、课件、新颖器材等)可以使概念教学由抽象变具体,由微观变宏观,由静态变动态,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电流”概念比较抽象,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让本来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动态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感观认识,从而为建立电流概念打下基础。再如引入“弹性势能”时,小球碰撞弹簧片的形变不易观察,可用“动画”将其展示出来,学生仔细观察碰撞过程。

二、通过新颖的实验引入

新颖的实验往往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恰当地将教材中的实验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大气压强”概念引入前,可以做“易拉罐”实验,往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走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闭,让易拉罐冷却,学生可以观察到拉罐被压瘪,并发出剧烈响声。该实验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入“大气压强”。实验中可以用喷水器往罐身喷水帮助冷却,现象更加明显。

三、由学生活动引入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与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更是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学生活动引入概念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引入“摩擦力”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将两本书的纸张相互交错夹在一起,学生会发现要使两本书分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从而引入“摩擦力”。

四、由问题讨论引入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最终引入物理概念,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如“铁比棉花重”这句话是否有道理。可能有学生认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认为没有道理,但又说不清理由,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引入“密度”的概念。

五、通过加强学生感官认识引入

物理实验除了让学生“看”外,还要让学生“听”、“闻”等加强感官认识。如引入响度、音调落色可以放录音;引入“扩散”概念,可以将香水瓶放在教室墙角,让学生闻香水气味。

六、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

引入“惯性”概念时,可以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刹车、加速、转弯时车内乘客的表现,从而引入惯性,贴近生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七、通过类比法引入概念

“电压”是学生不易理解的一个概念,而水流与水压学生却很熟悉,通过类比,引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入“电压”概念,这种处理形象、生动、学生易理解。

物理概念的引入过程,一方面能引起听课学生的注意,明确概念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而概念引入方式有多种多样,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最恰当的引入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