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中、晚期的护理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妊娠中、晚期的护理问题

韩文彦

韩文彦(塔河县塔林卫生所1652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243-02

【摘要】目的讨论妊娠中、晚期的护理问题。方法对妊娠妇女进行护理。结论到了妊娠中、晚期,孕妇更应注意休息、睡眠、活动及采取相适应的姿势。

【关键词】妊娠中晚期护理

妊娠期间,良好的护理可以维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并有效地预防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随着妊娠的进展,到了妊娠中、晚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的负担逐渐加重,孕妇更应注意休息、睡眠、活动及采取相适应的姿势。妊娠期各种并发症较多地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此时胎儿的器官逐渐发育,因此,还需注意检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而妊娠期孕妇的自我监护往往是早期发现妊娠期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1.足踝部水肿

相关因素:妊娠后盆腔血液回流到下腔静脉的血量增加。增大的子宫又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

主要表现:大多数孕妇易发生足踝部水肿,而长期站立或坐位会加剧水肿,长期水肿可能会导致静脉曲张。如水肿合并高血压、蛋白尿,则属于病态。

护理措施:孕妇一旦出现足踝部水肿,应作较全面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妊娠高血压疾病。嘱其避免长久站立或坐位,指导她们作足背屈曲运动,以收缩肌肉,促使血液回流。在休息和卧位时,注意抬高下肢,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同时避免摄取含高盐分的食物。

2.胃部灼热感

孕妇常在妊娠末2个月时有胃部灼热感。

相关因素:主要是因为子宫底升高,压迫胃部使胃内压力升高,再加上贲门松弛致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下段,甚至口腔,引起胃液反流性食管炎。

主要表现:常在进食后出现食管烧灼感,有时会反吐酸水。

护理措施:护十向孕妇解释清楚后指导其预防方法,避免过饱和睡前饮食,饭后勿立即卧床,避免摄人过多脂肪、油炸、产气食物及辛辣食物,进餐时勿饮大量液体,注意少量多餐。若有酸水逆流至口腔,宜执行口腔清洁,还可以遵医嘱服用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制酸药物。

3.失眠

孕妇除了易觉疲倦外,还常出现失眠现象。

相关因素:子宫增大腹部受压,不易找到舒适卧姿;妊娠后期不规律宫缩、胎动及夜尿增多。

护理措施:提供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按时熄灯,避免大声喧哗;睡前避免摄取过多液体;穿宽松及吸汗的棉质衣裤;避免观看刺激性的书刊或影片;采用侧卧姿势,并以软枕垫撑腹部,减轻宫缩胎动造成的不适。

4.便秘

是孕妇的常见症状。

相关因素:与孕期肠蠕动减缓、肠张力减弱、液体人量少及缺乏户外活动有关。南于子宫及胎先露部的压迫,也会感排便困难。

护理措施:预防便秘发生至为重要。增加含纤维素的食物、水果以及流汁食物的人量,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晨起饮一杯冷开水也有助于预防便秘的发生;食用香蕉是预防、治疗便秘的非药物疗法;必要时口服缓泻剂,如睡前口服双醋酚汀5~10mg或酚酞1~2片,或用开塞露、甘油栓,但禁用峻泻剂,以免引起流产及早产,且切勿养成依赖药物的习惯。

5.痔

于妊娠晚期多见或明显加重。

相关因素:由于妊娠期盆腔内血管分布增多,增大子宫的压迫,阻碍了静脉回流,静脉内压力增高引起曲张所致。

主要表现:妊娠期痔的发生、发展及症状均明显,疼痛、出血较为常见,痔静脉血栓形成时将更严重。

护理措施:护士应指导孕妇预防痔的发生和加重,指导孕妇摄取足够的液体和高纤维素食物,定时排便和增加身体运动以减少便秘的发生。而在妊娠中、后期宜多卧床休息,取侧卧位可以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有助于症状的缓解,躺着时可将臀部稍微抬高,以利骨盆腔及直肠肛门部血液回流。若已形成痔,应服缓泻药剂软化大便,局部热敷后涂20%鞣酸软膏或痔疮膏,将其轻轻送回肛门内,其后宜避免便秘、提重物,并保持软便或排便通畅以避免和加重症状。如发生血栓疼痛剧烈时,可用肛门栓剂,治疗无效时应手术切开、清除栓子。通常分娩后痔可缩小,症状消失,如分娩后痔症状仍严重,或有长期出血,致失血性贫血等,应转入外科给予手术治疗。

6.下肢、外阴静脉曲张

相关因素:妊娠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下肢及会阴静脉回流缓慢,血液淤积,对静脉壁造成压力,而使静脉曲张;妊娠晚期,增大之子宫还可压迫骨盆腔的静脉和外阴部静脉,加重症状。有人认为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主要表现:发生静脉曲张后,可出现下肢肿胀不适或疼痛,易于疲劳,且在下午症状加重,长期站立可使病情加重。其发病率约为20%,以经产妇多见,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一期,严重者在妊娠2个月时即发病。

护理措施:孕妇养成坐、卧时抬高下肢的习惯,或平卧于床上,抬腿成90°抵于墙壁,或侧卧;孕妇勿坐立过久,或于坐时一腿交叉搭于另一腿上,穿弹性裤或支持性裤袜,外阴用泡沫橡皮垫支托,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者应完全休息。

7.腿部肌肉痉挛

相关因素:造成腿部肌肉痉挛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因钙离子浓度降低,钙与磷比例失调引起神经系统应激功能过强所致,也可能因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离子吸收所致,也有人认为与脚部神经传导受胀大子宫压迫有关系。

主要表现:孕妇于妊娠后期常发生腿部肌肉痉挛,以腓肠肌最常见,夜间发作较重,孕妇会在半夜中由于肌肉痉挛疼痛而惊醒。

护理措施:当肌肉痉挛发作时,可作腓肠肌按摩,或让孕妇仰卧、屈膝,护士或家属一手自足底握足,一手扶住膝部,突然使其伸膝,同时使足背屈,即可缓解;作腓肠肌热敷理疗等,也可使症状缓解。注意增加孕妇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局部保暖,或口服复合维生素B等,均可预防腿部肌肉痉挛的发生。

8.腰背痛

相关因素:由于妊娠子宫增大,向前凸出,孕妇为保持身体平衡而重心后移,肩部过度后倾,脊柱过度前屈,骨盆倾斜.背肌持续紧张;又因妊娠期体内松弛素增加使骨关节韧带松弛所致。

主要表现:孕妇常感腰背部疼痛,或感下腰部、腰骶部疲劳疼痛,体质虚弱者尤甚,有人还会发生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处隐痛或压痛,行走活动时加重,严重者妨碍活动。

护理措施:指导孕妇保持正确的坐、站、走路和提重物姿势,并矫正孕妇的错误姿势;定期作骨盆倾斜运动;避免穿高跟鞋,睡硬板床或较硬之床褥;弯腰、提重物或起床时避免过度伸张背脊,以免造成背部扭伤使疼痛加重;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适当增加钙入量,进行腰骶部热敷,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应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

9.下腹痛

此处之下腹痛乃指子宫圆韧带牵扯造成的下腹痛。

相关因素:子宫圆韧带位于子宫双角的前下方,向前向下延伸至两侧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终端止于大阴唇前端,为维持子宫正常的前倾位置。妊娠后子宫的体积、重量均增加,并上升至腹腔,圆韧带亦相应伸展拉长,由于牵拉、承重的影响使孕妇感腹股沟处疼痛和不适。

主要表现:腹股沟处疼痛和不适。

护理措施:可应用托腹腹带,给腹部及松弛的关节扶托,可减轻疼痛和不适,也可在下腹部热敷以缓解肌肉紧张造成的牵扯疼痛。

10.肋缘疼痛

相关因素:由于子宫底的位置上升(尤以36周时),对肋缘造成压力,有时因胎儿活动频繁等原因所致。

主要表现:多在妊娠晚期,肋缘双侧或单侧剧烈疼痛。疼痛多会自行缓解,至妊娠末期疼痛会更频繁,当胎头固定入骨盆时疼痛即消失。

护理措施:当疼痛时,孕妇可托住疼痛部位,予以按摩,或者躺下休息均能减少压迫使疼痛减轻。

11.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相关因素:孕妇在妊娠末期较长时间仰卧位时,由于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减少所致。

主要表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护理措施:指导孕妇避免长时间仰卧位休息,即可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一旦发生,立即改为侧卧位,解除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症状即会解除。

12.贫血

孕妇于妊娠后半期对铁的需要量增多,单靠饮食补充不够,很容易造成贫血,护士应指导孕妇服用铁剂,如硫酸亚铁0.3g,每日l~2次口服以防贫血。如已发生贫血,应查明原因,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治疗时给予硫酸亚铁0.6g或富马酸亚铁0.2~0.4g,维生素C100mg,钙片2片,每日3次口服。

参考文献

[1]周吕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