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扩建道路的路线及路基路面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改扩建道路的路线及路基路面设计

冉茂源

辽宁乾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的道路改扩建项目也随之越来越多,对于改扩建道路,其路线设计和路基路面设计除了要满足标准要求,还应与旧路良好协调,这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改扩建道路;路线;路基路面;设计

引言

根据以往经验分析,公路改扩建涵盖两层意义,第一是对现有公路改扩建,实现原有公路等级提升,通过提高原有路线的线形指标与技术指标,进行行车条件改善;第二是扩容现有公路,提升设计速度或增设车道,利用扩宽改造达到通行能力提升的目的,进而缓解交通压力。由于改扩建道路路线走向已经确定,在平面上不存在路线方案比选等问题,但必须优化拟合局部。因此,改扩建道路相比新建工程,平面约束条件较多,设计人员必须对曲线进行灵活合理的利用,以此做好平面线形调整工作,保证其设计满足公路标准、规范要求,并达到降低投资的目的,同时能够为纵断面与横断面的结合提供可靠依据。

1设计要点

交通运输领域中,公路是对经济和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运输方式,具有设施较多、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和涉及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改扩建工程,均需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设计。在充分考虑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工程的总体设计应首先做好整体布局,并对不同专业之间进行协调配合。需要考虑的内容有公路功能与自然要素,基于此,应对不同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使其实现系统化,确保公路能在实现各项功能的基础上,与自然环境良好结合,即使公路和自然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1.1路线设计

在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其一,旧路的平纵指标及其使用原则;其二,通过实测,确定旧路坐标及平纵线形,并和原设计进行对比;其三,以拟合线形指标为依据,结合改建实施方案,对方案比选情况予以说明;其四,平纵面指标和旧路相关指标之间的对比;其五,确定新路走廊带。

1.2路基路面设计

在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其一,旧路路基组成与利用基本原则;其二,旧路路基实际状况和试验检测成果报告;其三,旧路防护形式与排水方式,及其实际的使用情况;其四,旧路路面使用状况和试验检测成果报告;其五,新路路基和路面的排水形式及其和旧路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配合;其六,旧路扩宽和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2改扩建旧公路的原因

2.1街道过于密集

我国公路工程的大规模建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受当时经济水平与施工技术的限制,公路路面的设计往往过窄。同时,由于当时的城市化建设尚未引起过多关注,城市规模较小,市政规划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在城市规划、公路建设时也并未形成较强的远见性,致使街道设计过于密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过于密集的道路严重阻碍了交通运输,大量的汽车更加剧了交通堵塞问题,甚至引发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2不良地质病害多

任何公路均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但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的公路工程均无法达到其预期使用期限。就我国来说,早期建设的旧公路已相继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尤其是路基病害,直接影响着公路的持续使用。与现代公路施工工艺相比,旧公路的建设在工程物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技术人员在工程设计时缺乏全面性和实际勘测,不能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因素,导致公路在长期运行中形成不良的地质病害,而简单的翻修并不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2.3桥梁质量存在问题

桥梁是现代道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枢纽,对于引导车流、分散车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与旧公路类似,早期的桥梁结构与工程品质并不能有效满足现代社会的交通需求,甚至因为长期的超负荷运营而产生裂缝、坍塌等问题。若重新进行翻修或搭建支架,一方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2.4服务水平低

我国第一批大规模建设旧公路的时间已经30年有余,长时间的使用,必然会给公路整体造成严重的损害,致使公路产生了多种病害,进而影响车辆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对旧公路进行科学的改扩建至关重要。

3改扩建道路的路线及路基路面设计的应用

3.1改扩建工程路线数据收集

在工程改扩建施工前,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一,必须详细汇总原路施工图纸、竣工图等有关资料,并做好分析;第二,及时整理各项信息数据,并归档,建立完善的项目文件体系,为后期施工使用提供便利。

3.2改扩建方案选择及分析

(1)在改扩建道路方案制定前,为保证方案的正确性,必须做好原有路面现状调查工作,分析原路交通状况等,针对路线改造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制定规划方案。要求先掌握建设标准规定,再与有关技术论证。如特殊路段,必须考虑行车速度等要素,可选取局部改造设计,保证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2)本次改扩建设计,应将准则定为老路改扩建,目前提出3个方案,具体如下:方案1:可看做是M线方案,主要对原路路面两侧加宽设计;方案2:可看做是A+M线方案,主要是改造左幅位置的原有路面,改为单向四车道M线方案,右幅位置则建成新的分离单向四车道A线设计;方案3:可看做是B+M线方案,改造右幅原有路面,改为单向四车道M线,将左幅新建为分离单向四车道B线。根据以上分析得出3个方案:方案1: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能对原有路面工程进行充分利用,可节省材料、时间。但因工程附近具有大量桥梁防护结构物,因受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影响,导致路基稳定性不足,对工程安全不利。方案2:工程规模不大,可降低成本,环境影响较小。方案3:因选取新建左侧分离式路基,路基边坡具有较低高度,为达到防洪抗灾的目的,需在附近进行大量高架桥修筑,但该方法成本较高,为此,可选取方案二作为设计方案。

3.3平面设计

在改扩建工程施工前,可通过运行速度V85计算方式分析、评价原有路面的行车安全性,原有路面设计时速为每小时80km,原路基宽度为24.5m,最大纵坡为4.49%,超高最大值为7%。以本路段K424+800~k431+150段为例进行分析,此路段具有较为陡峭的横坡,路基两侧存在河道,扩宽受限,且附近具有较大桥梁结构,具有较大施工难度。结合公路运行速度图等相关条件,需将前后路段速度差控制在每小时10km~20km,以此提高行车安全,并达到保护路面的目的。因原路面左侧存在河道,改扩建时需占用一部分河道,将大大增加施工难度,因此无法选取两侧加宽方案。选取新建右半幅分离路基,不仅能够保证原路面通行正常,还能有序开展右半幅路基施工。

3.4路基加宽设计

改扩建道路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是新旧路基加宽拼接,如路基加宽不合理,将出现路基沉降问题,并出现路基表面纵向裂缝,并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危害行车安全。首先,按照路面荷载情况、路面状况设计原有路基,经反复自重应力等作用影响,已基本完成原有地基固结、沉降,但对新建路基而言,沉降并未完成,需按照相关标准严格处理新建路面地基的沉降问题,避免对拼接效果造成影响。此时可选取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等进行处理。其次,为保证拼接质量,可进行台阶开挖施工,需处理好原有路基边坡部位,将其开挖为台阶状,且将台阶宽度控制在2m以内,因受地形等条件影响,开挖部位如出现倾斜坡情况,待完成开挖作业后,需将土工格栅铺设到路基表面,确保新旧路基紧密连接,构成一个完整整体。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相较于新建道路工程,改扩建项目存在较多的制约条件,作为项目的设计人员,应充分掌握旧路实际情况,并做好协调处理,确保新路路线和路基路面能与旧路良好协调,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与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孙中才,左顺磊,魏凤娟.关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实践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4):29-31.

[2]蒲祖运.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7):82-83.

[3]陆新民,高光彬.改扩建新旧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7(Z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