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王建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王建忠

王建忠

王建忠(四川省宜宾市康复医院药剂科644000)

【摘要】通过研究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合理性,从而认识卡马西平治疗作用;同时认识到如果合并用药不当,将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要重视卡马西平药物相互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又名卡巴咪嗪、酰胺咪嗪,是治疗口腔颌面部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发作的首选对症治疗药物之一。该药是一种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断剂,延长动作电位兴奋期,抑制丘脑腹前核至额叶的神经冲动的传导[1],临床主要用于癫痫、精神性疾病、周围神经痛等方面的治疗。卡马西平又是强药酶诱导剂,既可诱导一些药物使其血药浓度降低,影响疗效,又可诱发自身代谢,降低疗效。因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用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他药合用,随着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合并用药的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呈现严重及增多的趋势,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用药时应特别注意。卡马西平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09年2月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患者1610例,女517例,男1093例,年龄24~71岁;其中癫痫261例、口腔颌面部三叉神经痛372例、周围神经痛781例、舌咽神经痛91例,其他精神类疾病105例。有1501例合并用药发生不良反应52例,其中轻度不良反应36例,中度不良反应12例,严重不良反应4例。卡马西平具体不良反应情况如表。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情况

2讨论

卡马西平口服时吸收慢且规律性差,不同服药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加上合并用药、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等影响因素较多,在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时,应掌握其适应证,采取逐渐加量的服药方式[3]。为了确保用药安全,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应做相关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等相关,并定期检测患者的血药浓度,尽量缩短试用药的时间。注意卡马西平与其他药物的合理联合应用,实现患者个体化给药,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置,积极治疗,提高治愈率。卡马西平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这类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及皮肤治疗及护理。当有严重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时,应选用足量糖皮质固醇激素及早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逐渐递减。同时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选用抗生素,并使患处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资料显示,卡马西平合并用药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占整个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94.0%,所以临床合并用药一定要谨慎选择,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和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还需要注意的是用药期间应禁饮酒,以防增强其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1]刘锡钧.实用药物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77-178.

[2]陈泽莲,徐瑛,吴逢波,等.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药房,2007,18(11):864-865.

[3]梁震野.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分析.西北药学杂志,2007,23(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