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TXT化疗及同步放疗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TXT化疗及同步放疗的疗效分析

陈梅林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广西钦州535099)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予以多西他赛(TXT)化疗及同步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多西他赛(TXT)+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并同步放疗;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6.11%(31/36),对照组分别为63.89%(23/36),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用TXT化疗并同步放疗与术后单纯化疗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患者容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TXT化疗;同步放疗;耐受性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170-02

胃癌发展时间较长,癌在胃壁中浸润深度大于早期胃癌,侵犯较深处的肌层、浆膜等胃壁组织或转移到胃以外组织器官称为进展期胃癌,也可以说是中晚期胃癌。在我国大家不注意进行胃镜筛查的重要性,所以被发现时往往已是进展期胃癌[1]。因生长方式的不同,致使其大体形态各异。主要向胃腔内生长者,呈蕈伞样外观;有的则比较平坦;有溃疡形成者颇为常见;有些沿胃壁及向深层浸润均很明显,呈弥漫性生长。基于黏液分泌及结缔组织含量多少,肿瘤可表现为鱼肉样、纤维硬化及胶样外观。又因不同分型方法而有不同的类型命名。选取2013年08月到2015年08月我院收治的72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不同模式的放化疗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0.8±6.5)岁。对照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1.2±5.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TXT)(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39)每次75mg/m2,每3周1次,卡培他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024)方案口服(1000mg/m2,每日2次)化疗并同步放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多西他赛+奥沙利铂(L-OHP)+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化疗后原发病灶的疗效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20.0对收集的两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着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观察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6.11%(31/36),对照组分别为63.89%(23/36),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

组别病例1年生存率

观察组3631(86.11)

对照组3623(63.89)

χ28.795

P<0.05

3.讨论

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因此在手术的相关研究上不断持续有新的发展,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能对个案术后有不同的影响。尤其以腹腔镜或机器手臂的推展最显而易见,期待机器手臂及腹腔镜不同的手术式,对病患的治疗与术后恢复有所帮助,虽然已呈现初步的成效,但仍需实证或随机控制临床存活实验,长期的追踪研究来确认其价值[2]。当前的趋势是选择全胃切除手术治疗近端胃癌。尽管有小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放化疗能有效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延长生存期[3]。然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临床价值目前仍有待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加以明确。ToGA试验研究显示:HER-2阳性胃癌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妥珠单抗能够延长其中位生存期。目前仍有多项临床试验对贝伐单抗,索拉非尼和西妥昔单抗在晚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4]。同时,放疗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胃癌的治疗疗效,在手术切除病灶后在直视下对原发肿瘤进行照射,可以充分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也提升了局部控制率与病人的生存质量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将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趋势。近年研究发现,当胃癌未直接侵犯脾时,预防性脾切除术并不能改善胃癌手术预后,反而增加手术风险,故一般不主张常规脾切除。只有当肿瘤直接侵犯脾、脾存在转移瘤或脾门淋巴结转移时才行脾切除术。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间期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作用。多西他赛可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5]。多西他赛与微管的结合不改变原丝的数目,这一点与目前临床应用的大多数纺锤体毒性药物不同。部分病例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其特征为低血压与支气管痉挛,需要中断治疗。停止滴注并立即治疗后病人可恢复正常。部分病例也可发生轻度过敏反应,如脸红,伴有或不伴有瘙痒的红斑,胸闷,背痛,呼吸困难。本组资料显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用TXT化疗并同步放疗与术后单纯化疗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患者容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涵,孙培春,吴刚.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辅助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05:509-511.

[2]杨永锐,王明元,戴文捷,庄桂宝.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6:13-14.

[3]张书俊,王耿泽,刘建文.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用于进展期胃癌术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15:2062-2064.

[4]郭新宁,秦毅.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对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6,01:57-58.

[5]蒋丰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内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