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等西药粉剂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黄连素等西药粉剂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李立华

李立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职工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2-0028-02

【摘要】目的观察黄连素等西药粉剂对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Ⅲ度、Ⅳ度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黄连素等西药制成的粉剂外敷,对照组应用京万红烫伤膏外敷。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9.0d(5~17),对照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14.3d(8~22),两组治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等西药粉剂对放射性皮炎具有止痒、止痛、创面愈合快等作用。

【关键词】黄连素放射性皮炎烫伤膏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会引起皮肤放射性损伤,影响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降低疗效,重者形成顽固性溃疡,经久不愈。我们采用黄连素等西药粉剂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放疗出现Ⅲ度、Ⅳ度放射性皮炎的肿瘤患者82例:男32例,女50例,年龄22岁~78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鼻咽癌7例、乳腺癌21例、直肠癌12例、宫颈癌32例、宫体癌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38例,均采60Coγ射线或6~8MeVX线照射。照射部位:颈部、胸壁、腋下、臀裂、会阴部;照射剂量45Gy~55Gy23例,56Gy~65Gy25例,66Gy~75Gy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疗程、照射剂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放射性皮炎的分级标准

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0度,无变化;Ⅰ度,滤泡,轻度红斑,干性蜕皮,出汗减少;Ⅱ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中度水肿;Ⅲ度,融合性湿性皮炎,凹陷性水肿;Ⅳ度,坏死、溃疡、出血。

1.3方法

观察组:将黄连素糖衣片、土霉素、维生素C片按1∶1∶1剂量制成粉末,用两层纱布过滤后备用。将药沫均匀洒在创面上(以覆盖创面为宜),用凡士林纱布条贴在创面上,最后用无菌纱布盖好,用胶布以“井”字形固定,以防药末掉落,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采用烧伤膏均匀地涂在创面上,厚度1mm,每4h~6h换药1次,创面暴露。两组均于换药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将原来的残留药物及渗出液洗净,有水泡者先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液体抽尽。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痊愈时间比较(略)

3讨论

3.1放射性皮炎与照射剂量、射线种类、照射部位及外界磨擦等因素有关

有其独有的特点:有一定的潜伏期,有明显的时相性,一旦皮肤损伤,即使停止放疗,创面仍会继续加重,创面愈合慢,迁延期长[1]。以往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炎常采用暴露干燥、外涂烫伤膏等方法。烫伤膏的主要成分为黄苓、黄柏、紫草等,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因而可清热解毒,止痛生肌,保护肉芽颗粒,减少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继发性损伤[2],促使创面修复。但烫伤膏不利于创面渗出液的吸收,延长了治愈时间,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烫伤膏不是治疗(Ⅲ度、Ⅳ度)放射性皮炎最理想的外用药。

3.2创面愈合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这些细胞能形成肉芽组织,直接填充和覆盖创面[3],促进创面愈合。维生素C是自由基的清除剂,它参与胶原蛋白的组织间质的合成,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成,减少渗出作用[4],加速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三棵针等数10种中药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对革兰阳性球菌与某些革兰阴性杆菌都有抑制作用,还有抗病毒和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中医认为,黄连素有清热解毒、燥湿功能,能迅速干燥创面、消炎、消肿、促进肉芽生长;且具有止痛迅速、收敛作用好、溃疡愈合快等作用[5]。土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创面局部用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创面,见效快,作用力强,能快速有效的止痛、消肿、控制感染,且药沫能吸收创面渗出液,使创面保持干燥,促进创面愈合,覆盖凡士林纱布可以防止药沫掉落及肉芽组织损伤,以利于创面的修复。

4体会

急性放射性皮肤炎(Ⅲ度、Ⅳ度)的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真皮和皮下血管,真皮小动脉内皮细胞及平滑肌肿胀,并有空泡形成,形成表皮下张力大泡或全部表皮坏死,发生严重的小动脉内膜炎,创面缺乏肉芽组织。黄连素等西药制成的粉剂外敷可对创面起长期的抗菌作用,控制创面感染,抑制创面渗出,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肉芽生成,从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速度,迅速缓解疼痛,且很少吸入血液循环,减少了副作用。本方法简便易行,价廉有效,无副作用,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世禹,于甬华,陈延条,等.紫草等中药油膏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J].肿瘤防治杂志,2002,9(4):438439.

[2]王建萍.中西药配合应用治疗难治性褥疮60例的效果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42.

[3]卢金利,刘小平.芦荟凝胶对放射性皮炎愈合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2262227.

[4]徐力维,范杰.外用ATP、维生素C等治愈顽固性溃疡7例[J].2000,22(6):185.

[5]袁建喜,安俊荣.黄连素的临床新用[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