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杨洋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蓟州供电分公司天津市300000

摘要:当前人们在能源节约方面的意识观念不断加强,在电力企业改革深化过程中,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提高,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电力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节能政策的实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线损管理方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线损率,使电力企业的管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带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管理

引言

作为国家进行电力企业考核的重要的经济类指标,线损率也代表着企业电力系统中的生产技术水平,运营管理水平以及规划设计水平等多个方面的状态。伴随着日益深化的电力体制改革,降低线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管理线损工作是否到位,与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以及国家节能政策是贯彻实施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1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不可监测台区

不可监测台区主要为无供售电量数值的台区,此类台区的管理要点为及时核准台区名称、地址、所带用户等现场信息,并将设备和空间结构关系维护至采集系统中。导致台区无售电量的共有两种情况,即台区未投运用电或用户全部采集失败。对于未投运用电台区应及时与配电部门沟通,短期内仍不投运的,应及时在SG186及采集系统中将台区状态维护为停运。用户全部采集失败或未覆盖的,及时报计量技改计划进行台区采集改造。另一方面,台区无总表或总表信息失效过时易导致台区无供电量,计量部门应及时对台区总表进行补装及资料建档维护;总表采集失败也是导致台区无供电量的主要原因,造成总表采集失败的原因一般为关口表485线接线问题、关口表本身故障等,需进行现场消缺。

1.2台区用户对应关系不正确

由于原始档案错误或人为失误原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内的部分台区配变与用户表计可能存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情况,即台区与用户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城镇台区低压线路大部分采用地埋电缆,线路走向较为隐蔽,台区内电缆未挂标识牌或没有更新标识牌内容,给核查台区与用户对应关系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新增公用变压器或变压器增容,如未及时更新系统内的相应资料,使台区与用户对应关系和实际情况不符合,造成台区线损统计出现偏差。

2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

2.1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性,辅助线损管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实时采取到集中器(虚拟总表)和采集器(分表)的电量,并通过和SG186营销系统中的线损管理模块的数据共享,可以及时准确的计算出实时线损,保证了线损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便捷线损管理统计计算的同时,有效利用系统的规范流程,来规范约束工作,通过严格的流程控制与传递,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以此,彻底解放了人工繁杂的台区线损统计分析工作,在减轻日常统计工作量的同时,给台区线损的正确统计、科学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整治措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2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性进行充分利用,对管理线损进行辅助

用电采集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对采集器以及集中器的电量进行实时的采集,并利用营销系统中针对于线损进行管理的功能进行数据的共享,计算实时的线路损失情况,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在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线损的计算、统计以及管理过程的便捷性的同时,也能够利用系统的规范流程实现有效约束和规范工作的过程,在严格的流程传递和控制的过程中,使工作更有效率,同时质量也得到提升,避免了人工进行复杂的计算工作,在将实际的工作量有效减少的同时,也能够更为科学,准确的对线路的损耗进行分析,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提供了便利。

2.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自动分析、报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着自动分析、报表等方面的功能,实现对线损的自动计算,通过不同管理模式完成用电负荷的自动统计,根据这些信息生存线损报表,为之后线损的分析统计提供依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创建线损模型,分析当前变电站以及计量点的各项数据资料,线损模型的创建需要结合拓扑关系来进行,结合各项实际监测数据,自动调整。借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线损情况的自动计算,在线损的计算方面,有线损率计算、电量抽取、线损模型解析等多个计算内容。借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按天、按月、按年采集线损指标,进行分析统计工作,生成相应的模型图,另外,在进行计算时,还充分考虑了修正、换表等方面因素带线损管理带来的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将电力系统的不同电压等级条件下的线损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实现对各个区域线损情况的分析统计工作,结合不同层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2.4保证台区售电量精确统计,提高线损准确率

户台对应是台区线损管理的一个难点,要确保台区低压客户与配变信息对应是否现场吻合,就要做到台区客户普查达到百分之百。保证每一块表,每一条线路均做到来路清楚、挂接准确。例如,我单位在户台关系核查过程中,采取现场核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SGS186营销系统三者结合核对户台关系,对疑难台区采用24小时集中抄表模式,来核对供售电量。以清理调整错挂台区客户,并可通过此抄表模式查处窃电用户。目前,已完成对周边变所供线路及台区的户台核对及抄表段的调整工作。

2.5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损台区的针对性治理

进一步加大查处窃电的工作力度,将高损台区下的用户明细按不同用电性质进行分类,对不同用电性质用户的日用电量合理估算,重点针对日用电量可疑的用户进行检查,缩小检查范围,尤其是要仔细查处越表接暗线等平时很难检查的窃电行为,并通过用电采集系统对可疑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召测,检查用户有无断零线、私自开盖能违法窃电情况。同时,加强线损理论分析,并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进行降损。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台区负荷数据,计算变压器月度平均负荷率,对变压器运行不经济的进行及时调整;根据变压器三相电流计算平衡率,一方面对三相不平衡负荷进行相应转移调整,另一方面在办理低压新装增容业务时做到合理规划;对于台区供电半径超长的,采取并台调整的办法,尽量使变压器位于负荷中心,解决末端负荷电压低、线损大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线损工作是需要一直进行的,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管理线损依旧是企业实现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实现线损工作的超越,从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继续依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及营销系统统计并分析实时线损的情况,加强企业中的管控指标,确定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实现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最终将线损管理的指标达到同业中的先进水平,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并最大程度的提供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敏.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王建杰.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思路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