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观察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观察比较

张霄晴

张霄晴(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116400)

【摘要】目的:对采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查中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血液采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在RBC、WBC、PLT以及HGB检验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高,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尽量选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检验。

【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106-01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检验中的重要项目,对于检验患者血液情况,判断患者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对其检验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在准确性影响因素方面,血液采集方法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末梢血和静脉血检验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有必要对这两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对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中采用末梢血和采用静脉血的患者临床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共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为20~79岁,平均为32.3±3.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3例患者,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等资料上不具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其中静脉血组取患者肘静脉血液2ml,放于血常规抗凝管中,将其颠倒混匀后放置BC公司生产的3000Plus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2]中进行检查,所使用的试剂包为BC公司提供的专业试剂包;末梢血组取患者左手无名指内侧血液,采20μL加入相应的稀释液进行混匀后,将其同样放于BC公司生产的3000Plus型血液细胞分析仪中进行检验,所使用的试剂包与静脉组一致。同时,在操作上由固定的两个人来完成,包括仪器技术、采血、检验结果观察等,对血常规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以及血红蛋白(HGB)进行观察比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工具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数据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呈现,并对其进行t检验,其中p<0.05作为数据间差异明显的指标。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在WBC、PLT、HGB、RBC几项指标比较上具有明显差异,静脉组在WBC指标比较上明显低于末梢组,在HGB、PLT、RBC指标比较上均明显高于末梢组,p<0.05。

表1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对比

其中*表示与末梢组相比,p<0.05。

3.讨论

本文主要对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结果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取末梢血检验的患者组,其血常规检验的各项指标与采静脉血检验的患者组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这说明采血部位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证明采血方法是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临床中多是以采取静脉血作为血液检验标准,而本次研究中对采集末梢血检验结果与静脉血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还是应该尽量选择静脉血进行检测,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WBC的比较上,末梢血组明显高于静脉血组,这主要是由于末梢血的温度比静脉血温度低[3],患者手指表面被刺破后发生局部反应,使得白细胞增多。二是在PLT指标的比较上,末梢组则明显低于静脉组,这主要是由于肘静脉在被刺破后血小板被激活,被激活的血小板会集中到破损处,而手指在被刺破后,受快速流动血流的影响,靠近血管壁的血小板流动缓慢,使得采集的血液中血小板数目减少。三是在HGB和RBC的比较上,末梢组明显低于静脉血组,这可能是由于末梢血液循环容易受外界环境、患者情绪、局部瘢痕、疾病因素以及应激反应影响[4],导致末梢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在采取末梢血液使局部的组织液进入血液样本当中,使得血液被稀释,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综上,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上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中应该尽量以静脉血检验为主。

参考文献:

[1]张彩华.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107-108.

[2]李洁平.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中结果的稳定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7):199-199.

[3]夏冬.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与结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21(9):876-877.

[4]陈渝,王颖,黄程勇.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6):2212-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