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地震后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刘满平

刘满平(青海省玉树州人民医院妇产科815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289-02

【摘要】产后大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占首位,由于本院地处高寒缺氧(海拔3700米以上)的边缘地区,交通不便,加之地震灾害的影响,产后大出血明显较地震前增多。

现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产后大出血52例实施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以婚妇女,其中年龄最大47岁,最小19岁,藏族49人,汉族2人,回族1人,在本院自然分娩11例,会阴侧切5例,剖宫产3例,在家中自己分娩33例,其中50例经对症及抗炎治疗痊愈出院,2例死亡。

2.具体措施

2.1重视产前预防:孕期指导孕妇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解除地震灾害带来得心理恐惧及精神过度紧张,尽量住院分娩,及时识别并治疗高危妊娠,如贫血,妊高征,双胎,洋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史,产次过多等及时排除隐患,分娩期预防宫缩乏力,临时防止产程延长,加强孕妇的营养,给喂牛肉汤和牛奶,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对产妇会阴条件较差者,或胎心不好,行会阴侧切术,胎肩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20个单位,以加强宫缩,减少出血,胎盘娩出后再次肌注缩宫素10个单位,进一步促进宫缩,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应立即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软产道是否裂伤。

2.2产后两小时内严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给医生,有的产妇因产后会阴伤口痛影响排尿,督促产妇尽早排尿,以免影响宫缩,如发生尿潴留时,采取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诱导排尿,如无效,行导尿术排尿,促进宫缩。

2.3稳定情绪不要过度激动或悲伤,如有些产妇盼望儿子就生了儿子,情绪就特别激动,也容易造成大出血,有些产妇在生的过程中孩子不测,就特别悲伤,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3.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配合处理

3.1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大号针头建立静脉通道,鼻塞持续性给氧,同时报告医生,子宫收缩乏力者,加强宫缩迅速止血,膀胱充盈者导尿排空膀胱,按摩子宫,并压迫宫底挤出宫腔内积血,按摩子宫时应均匀有节律顺时针按摩,直至宫缩恢复正常为止,根据医嘱应用缩宫素,及时配合医师做好宫腔纱布填塞,结扎髂内动脉,备血等,抢救的同时做好失血性休克的防治,产妇应采取头低脚高位,保暖,保静,严密观察并记录产妇的温度,肤色,呼吸血压,尿量,意识等。出血量大于500毫升者,根据医嘱输血,补充平衡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注意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会阴伤口等情况,按医嘱及时给予对症及抗生素治疗。

3.2提供给产妇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急救期间安慰产妇,保持镇静,急救成功后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指导其加强营养,解除精神紧张及恐惧心态,逐渐增加活动量,根据病情指导床上翻身,采取舒适体位,自行哺乳,第一次下床活动时,先在床边坐5分钟,再下地活动,活动时间不超10分钟,逐步增加活动耐力,以增强体质,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自行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护理体会

4.1产后大出血发生快,来势凶猛,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抢救必须争分夺秒。玉树地处游牧民地区,人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牧区缺医少药,牧民自我保健意识差,在家中自行分娩者居多,是造成产后大出血原因之一。

4.2有效的护理配合治疗,是抢救产后大出血的关键。医护配合良好,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护理人员操作熟练,产科知识丰富,为抢救提供可靠的保证,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深深认识到护理工作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具有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3地震灾害使孕产妇变的比以前精神更加过度紧张,恐惧,心理更加脆弱,产后大出血使产妇及家属更加恐慌,不知所措。关心病人,语言温和,多巡视病房,多与病人交流,使其增加安全感,多安慰产妇是护理人员应尽的职责。

4.4做好出院指导,也是心理支持的一个很好途径。出院时,指导产妇有关加强营养和适量活动的自我保健技巧,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的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以了解产妇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产后指导方案,使产妇尽早康复,同时提供避孕指导,有利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及提高助产技术,把产后大出血的发病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王玉琼.妇产科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