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尹晓燕

尹晓燕(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4384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5-0070-02

【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经正确治疗和护理全部病例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采取正确的临床护理措施对治疗本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氏韧带以上的消化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和胆道部位的出血。其原发病因很多,但以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血管畸形等常见。部分全身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尿毒症等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如出血量在数小时内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则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甚至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本病是农村的一种常见急症,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和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现将我院2007-2010年成功救治的103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03例,其中男76例,女27例,年龄16-81岁,平均50.2岁,全部病例均经内镜检查。其中诊断为胃溃疡3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复合溃疡17例,糜烂性胃炎15例,胃癌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6例。

2临床护理

2.1心理干预我县居民一般都认为血液是十分宝贵的,连主诉病史时,都忌讳说“出血”,而要说成"吐红的”。故一般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及家属都会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已经有临床经验证明,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相反积极的情绪对改善病情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而不同性格的个体看待问题的方式存在不一致性。外向型的个体更容易以接受的心态去面对疾病的事实。不同教育水平自我管理效能感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2]。所以,医护人员应该耐心细致做好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生活阅历的不同,采用图片、小册子、交谈等不同方式,充分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必要时也可采取同伴教育的方法,请临床好转的患者“现身说法”。让患者及家属初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及转归,治疗方法的必要性。消除焦虑,紧张情绪,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一般护理病室应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出血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采取侧卧位或半坐卧位,以防止因出血发生误吸而引起窒息;同时及时清除一切血迹,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出血期应禁食,若出血停止超过24h,可进少量流质饮食并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等,注意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及时清除呕血后口腔内的残存血液,因血液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认真做好口腔护理可避免口腔感染,出血期应允许家属陪护,以增强病人安全感。如果发现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要及时寻找原因,充分交流,及时给予疏解和纠正。

2.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并根据输入的药物配伍而调整滴速,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机体在失血尤其是大出血后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以调整血流量,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供氧。周围循环状况和血压,心率的改变就是反映机体调节的重要指标。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15-30min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1次,每4h测体温一次;准确记录液体24h出入量,观察出血的性质和量;如果患者呕吐物或黑便颜色呈鲜红,血压、脉搏不稳,则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如果病人烦躁、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心率>120次/分,均提示出血量较大,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患者原发疾病的病情观察。如肝硬化病人,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精神,神智,黄疸的变化以防止肝昏迷等并发症发生。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起病急,容易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干预,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丽华,邓冬梅,黄金菊.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105-106.

[2]钱云娟,袁长蓉.消化系统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