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

王胜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培养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其也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简单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是需要每一位数学老师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以及教学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既不能拔苗助长式对学生提出不符合实际的要求,也不能对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及能力过于放松,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其反思意识和能力。

1组织预习课程,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预习是每堂课的基础,也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所了解的开端,有效的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要合理布置预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课的课前预习。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明确学生的预习任务,特别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总结自己不清楚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预习内容,对所预习的课程及其预习过程进行反思,并且能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实践证明,学生在进行预习之后,在课上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同时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不会的问题加以琢磨推敲,直至将知识弄清楚。通过这样的教学反思训练,逐渐培养学生在数学课预习阶段的反思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学会数学预习,并为后期学习打好基础,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也是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其反思能力的基础。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准备的数学新知识与学生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教师的教学经验合理表达出来,使学生产生对数学问题的追求心理而形成的一种问题意识。在适当的问题情境下,教师可以不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生硬地讲解数学知识,课堂上的气氛也不再沉闷枯燥。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体系的具体情况,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将新旧知识的联系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产生一定的冲突,刺激学生进行反思和探索,通常的流程是回顾学习过程→检查学习策略→检验学习成果。通过以上教学流程,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3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新教育背景下,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就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只依靠教师纠正来进行改正,学生必须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否定,自己去发现数学学习中的错误。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错误,引发学生自身数学知识的冲突,促使学生对已经完成的数学思维过程重新合理且周密的进行再次思考,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究式学习,并从不同的出发点对自身已形成的数学体系重新认识,以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反复思考,以促进自身对数学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反思能力。

4应用练习,引导学生善于反思

练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回顾,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加扎实,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反思,查缺补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所需,合理为学生列举错误的列子,以此为课程的开端,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辅助功能,及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认真审题,提醒学生题目中隐含的条件以及意义,深入发掘,并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学习,找出例子中解题过程存在的错误,并针对错误进行改进,小组内部自行研究解题策略。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后,针对例题,整理思路,为其他同学解说自己小组的思考过程,在教师批改之后进行反思,其具体反思流程为:看错题→反思→写出反思过程→动笔改正→再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准备错题本,将错误的题目原型抄上,并写出反思出的错误原因以及改正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制定相关严格的制度,如每周最后一天对本周的错题进行再学习再反思,每个月月底对本月的错题进行总结归纳,并请同学来全程讲解错误的原因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大量的反思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强化了学生自身的数学结构,还矫正了一些学生错误的数学认知,避免以后产生同样的错误。

5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对教师的要求

在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以及反思能力的同时,对教师自身也有一定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教师应具备完整且较为丰富的知识体系;有较强的教学反思能力,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有较强的洞察力,及时观察学生存在的不足,并予以解决;很强的教学监控能力,将课堂相关内容掌握好,控制住整个课堂,包括课堂时间分配、课堂纪律等多方面;有合理的归因能力,也就是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快速准确找出各种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归类,以方便解决等。教师自身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与能力有着密切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榜样,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总之,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结合多方面因素,多为学生布置预习功课、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组织自主探究学习、大量练习错题,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其珍.谈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D].河南大学,2014

2曹培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43

作者单位:新疆第二师36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