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原市城市公共供水价格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对太原市城市公共供水价格的探讨

王小波

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9

摘要:自引黄入并以来,自来水价格与成本倒挂,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政策性亏损严重。为确保公共供水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理顺自来水价格体系尤其重要。

关键词:公共供水;政策性亏损;价格

太原地处内陆黄土高原,十年九旱,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73m3,为全省人均拥有量的不到1/2,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1/12,远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1000m3的严重缺水警戒线。2003年引黄工程建成运行以前,太原市城市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资源,据历史数据统计,当时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4.52万m3/日,而实际开采量却达87.9万m3/日。由于多年超量开采,致使地下水水位普遍、连续、急剧地下降,造成抽水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面沉降现象层出不穷。

为解决太原市缺水状况,省政府实施了引黄入晋工程,该工程于2003年10月28日建成投产,将黄河水从万家寨引入了太原。黄河水的引入,主要是替代超采的地下水,改善太原市水环境,缓解了省城缺水状况。

一、太原市城市公共供水价格调整情况

自引黄入并以来,太原市自来水价格进行了两次调整。第一次是2003年11月,自来水平均价格由1.628元/m3(含6%增值税,下同)调整为2.5元/m3,调价增收的0.872元/m3作为引黄水价补贴,会同原价格中所含的0.527元/m3引黄配套费全部上缴市财政。第二次是2008年9月,自来水平均价格调整为3.23元/m3(含0.19元/m3户表改造专项费用)。

现执行水价标准:⑴对实现“水表出户、一户一表”的居民用户实行阶梯水价,其中,每户每月用水在9m3及以下,价格为2.30元/m3;每户每月用水在9m3以上至13.5m3,价格为4.60元/m3;每户每月13.5m3及以上,价格为6.9元/m3。对尚不具备“水表出户、一户一表”的用户,其用水价格为2.4元/m3;⑵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为4.00元/m3;⑶特种用水价格为48.00元/m3。

二、太原市城市公共供水价格调整主要政策依据

1、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3〕2676号)

要求加快建立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要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为前提,以改革居民用水计价方式为抓手,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充分发挥阶梯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水。2015年底前,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山西等地区第一级阶梯水量建议值为2.6吨/人•月,第二级阶梯水量建议值为4.3吨/人•月。

2、山西省物价局《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城镇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等工作方案的通知》(晋价商字〔2015〕96号)

明确“2015年9月30日前,修订并出台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其中,第一级水量原则上按覆盖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确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第二级水量原则上覆盖95%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确定,体现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合理用水需求;第三级水量为超出第二级水量的用水部分。”

3、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建城〔2015〕31号)

积极鼓励供水企业逐步将设施的管理延伸至居民家庭水表,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专业运行维护。对新建的居民二次供水设施,鼓励供水企业实施统建统管;对改造合格的二次供水设施,鼓励供水企业运行维护。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费用原则上应计入供水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城市供水价格统一弥补。

三、太原市城市公共供水价格调整的必要性

1、适当调整水价,有利用促进太原市水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

太原是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73m3。近年来,太原市连续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低于太原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也低于全国其他主要省会城市年平均降水量。实施的引黄入并工程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城市的缺水状况,但无法根本改变省城地下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疑带动了水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而现行低廉的水价,未能真正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浪费水的现象比比皆是。参照北京、天津等先进城市经验,适当提高水价,提高市民节水意识和用水效率,是促进我市水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利用的必然之路。

2、适当调整水价,有利于合理补偿远距离调用黄河水的成本,减少供水企业政策性亏损。

由于黄河水供水成本远高于平均售水价格,加之近年来电力、液氯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供水管网改造及新建工程贷款利息的增加,导致水价与供水成本倒挂严重。自2003年11月引黄入并至2015年末,在政府补贴后,供水集团主营业务仍亏损7.28亿元。由于多年的亏损,生产经营出现困境,为保障城市供水事业健康、良性发展,应尽快调整水价。

3、适当调整水价,有利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行业发展。

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自来水水质与社会发展和市民健康关系密切。保持自来水供应安全和水质长期稳定,必须加大建设和改造力度,实施原水供应、制水工艺、输配管网等多环节、多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改造,提高处理工艺水平及管网设施标准。此外,为加快太原市城镇化进程,“十三五”期间,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将积极配合城市道路及片区改造,重点解决山西科技创新城等新城发展及东、西山高地用水需求,实现城市供水全覆盖。因此适当调整水价,提取部分资金作为贷款资本金用于管网改扩建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对促进供水企业的持续发展,保障城市供水的长期稳定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太原市城市公共供水价格调整的配套措施

一是按照太原市出台的《关于印发自备水源关井压采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十三五”期间,关闭217个单位340眼自备井,确保广大居民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有效保护和涵养地下水资源。其中,第一阶段关闭城市公共供水覆盖区内144个单位的244眼自备井;第二阶段关闭城市公共供水未覆盖区内73个单位的96眼自备井。

二是“十三五”期间,城市公共供水企业需同步实施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与此同时,在接收二次供水设施解决了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的水质安全问题后,将会增加较多的供水成本。因此,需要从水价中留取部分资金用于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贷款资本金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三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搞好城市供水服务。确保城市安全供水。在维护好现有供水设施的基础上,加大对供水设施的资金和科技投入,重点抓好有利于提高城市供水安全的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夯实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挖掘内部潜力,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增收节支活动,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坚持和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一票否决制,从管理中争取效益;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加强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岗位技能培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全体职工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继续坚持用户座谈会、走访用户、发放用户意见卡等做法,办好用户服务热线电话,及时了解、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好用户关心的水质、水压、收费等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效琴.太原市自来水价格调整的必要性.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2]王建刚.太原市未来发展的城市供水战略.水利建设与管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