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学术性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柴赛君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笔者以《哥伦比亚美洲小说史》为源文本、以纽马克的翻译类型学为理论指导进行了学术性文本翻译实践分析。所选文本结构组织严谨,逻辑清晰,思维缜密,语言特点既表现出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笔者从修辞技巧、词法技巧和标题翻译技巧三个层面进行案例分析,借助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策略对所选取的文学性文本在汉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基本问题分别举例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更进一步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宣传学术思想,鼓励创新。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学术型文本

较其他文本,学术性文本的翻译研究显得更加的冷门,所以对该类型文本的翻译以及研究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展。笔者对《哥伦比亚美洲小说史》进行了翻译实践,在翻译过程中,笔者认为纽马克提出的翻译类型学以及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解释和指导该本文的翻译。

一、纽马克翻译理论概述

纽马克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他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和技巧。他提出了著名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他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语言功能可分为表达性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Newmark,1988),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文本类型即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应当注意的是,即使是相同的文本类型在不同的语境下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文本功能(刘军平,2009)。语义翻译是译者只在目的语句法和语义的限制内,试图再现原作者的准确语境意义;交际翻译是译文产生的等值效果等同于对原作读者产生效果(Newmark,1981)。

二、学术性文本的翻译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的定义是“相对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知识或学术”,因此学术翻译是指将这种学术性文本进行翻译以供研究或查询。Dollerup(2007)认为,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英文学术论文可划分为科技英语文体风格。笔者选文本作品的语言风格既体现出了科学性,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既要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又要保证译文的可读性。

三、翻译策略的案例分析

1.修辞技巧

修辞手法是作者个性语言的体现,因此对它的翻译译者要十分慎重,既要体现原作者的行文风格,又要忠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1:原文:Justasthesignsofadominantculturecanbearticulatedintheaccentsofthepeople,sothesignsofthecultureoftheworkingclassescanbedispossessedinvarietiesofventriloquism.

译文:正如主导文化可以明修栈道,劳动阶级的文化也可以透过各种方式暗渡陈仓。

原文是一个复合句,属于作者自己的论证见解,而非历史事实。笔者从原文语境中分析,作者在论述观点、抒发主张,极具表现力,属于表达性文本,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技巧,因而译者为了保全原文语体结构和语境意义,采用了语义翻译方法,使得译文与原文结构一致,语境意义得以保留;同时,译者采用了交际翻译方法,不拘泥于个别词汇意义,进行了意义的转换,使得行文更加地道和顺畅。归纳修辞技巧的翻译,一般采取语义翻译的方法将原文的语体结构体现出来,必要时也可以结合交际翻译做出灵活变动,使其意思更加顺畅、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

2.词法技巧

词汇是语言组织成分最活跃的部分。纽马克曾指出,翻译中很多困难都集中在词汇层面中,因此在翻译中,对词法技巧的探讨也十分必要。

例2:原文:whoareabletolivebypureliterarylabor,arethewritersofwhatyoucall“dimenovels”,…forhisprosestorieshaveallthequalitieswhicharerequiredinagood“dime”.

译文:他们就是被你们称之为写“廉价小说”的作者。……如果爱伦·坡生活在那个时代,他就属于一位“廉价小说”作家,因为他的散文故事具备了一部优秀“廉价”小说的所有特质。

原文句子所属文本主要表现出来的是呼唤型功能,旨在表明作者对廉价小说的态度,并试图说服读者同意作者的观点,但同时也有举例说明,兼有表达和信息功能。分析原文语义,作者采用了讽刺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在翻译中,笔者采用了交际翻译法,将译文的语境效果最大化,特别是对“廉价小说”的翻译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笔者将其翻译为“廉价小说”,但有时将其视为“一毛钱小说”,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同一个词的不同内涵。因此,既将原句的基本信息传递给目标读者,又准确传递了原文信息,从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兼顾。归纳词汇技巧的翻译,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语序和词性,应符合时宜地做出灵活的增译、减译、转译等策略,使其特殊的含义得到体现,所以交际翻译应成为首选。

3.标题技巧

标题通常是一部作品的点睛之笔,高度浓缩了作者的价值观念和表达思想。一个巧妙构思的标题通常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限的想象。

例3:原文:RomanceandRace;TheSecretServiceShip

译文:传奇与传承;特勤之舟

分析:标题的特点是简明扼要、吸引眼球、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翻译的时候这些特点务必要保留下来。另外,标题通常也会结合其他的表现手法或者修辞技巧,例如头韵、尾韵等。本例句中运用了头韵的修辞,所以在翻译时,既要保留其意思,必要时还要体现标题的结构特征。前一标题中,译者结合了语义和交际的翻译方法,用两个“传”字体现了头韵这一结构特征,又在意思上努力靠近原文;后一标题译者采用了交际的翻译方法,透过上下文将其隐含意义翻译出来,牺牲了结构上的特点。归纳标题的翻译,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神似。做到形似就要求保有原标题的醒目、简练,采取语义翻译的方法;做到神似就要求译文体现出原标题的精神内涵,需要采取交际翻译。

笔者从修辞技巧、词法技巧和标题翻译技巧三个层面进行案例分析,借助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策略对所选取的文学性文本在汉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基本问题分别举例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当然,笔者也受困于诸多的局限性,例如对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对原文理解上的局限性都会直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翻译问题的提出不够典型,分析不够透彻,以及总结不够科学。笔者在今后的实践研究中会努力突破种种局限性,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良性互惠。

参考文献

[1]DollerupC.BasicsofTranslationStudies.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Press,2007。

[2]ElliotE.TheColumbiaHistoryoftheAmericanNovel.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5。

[3]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Oxford,PergamonPress,1981。

[4]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88。

[5]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6]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