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进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进展研究

唐净清

(马山县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600)

摘要:在医院儿科中小儿肺炎为常见疾病,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若未及时控制小儿肺炎,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并发症,对患儿生长发育甚至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和威胁。一般而言,肺炎患儿在发病时受到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因素影响会出现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或酸中毒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还会损伤心肌,进而诱发心力衰竭。为此临床高度关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为将我国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数量最大限度减少,需在正确时机予以有效治疗,同时与护理服务相配合,才能加快患儿康复进程,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将家庭负担减少。

关键词:小儿肺炎;心力衰竭;护理进展

1前言

小儿肺炎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疾病,据统计[1-2]每年儿科总住院人数中因小儿肺炎住院者占24.5~56.2%,其中死亡率约为1.32~6.51%。该病好发于婴幼儿,且季节性明显,冬季与春季为高发季节,若未彻底治疗病情复发率高,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肺炎发生发展时因减少有效气体交换面积,降低血液含氧量后诱发酸中毒、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等,甚至损伤心肌,出现心力衰竭合并症,不利于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临床统计在肺炎患儿总数中死因为心力衰竭者约占40%[3],但若能对肺炎患儿临床症状予以细致观察,积极处理发烧、咳嗽及呼吸不畅等症状,可避免诱发心力衰竭,再与护理服务配合使用,可改善患儿健康状况。为研究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进展,现从万方、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等查阅大量有关资料,详述如下。

2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进展

2.1入院急救护理

将患儿送入病房后即刻抬高床头30~60°或半卧位,吸氧,流量控制在3~5L/min,维持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若有必要开展吸痰处理。将两组静脉通道构建出来,一组开展常规用药如利尿剂或抗感染药物等,一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该静脉组应选择患儿四肢作为穿刺部位并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头皮下组织疏松穿刺后出现静脉渗出等现象导致局部皮肤坏死[4]。抽取血液标本开展相应检查。

2.2对护士开展“慎独”教育

护士有很多机会与患儿单独接触,且接触时间较长,可尽早将心力衰竭早期症状找出来。为此医院需开展慎独教育,让护士明白即使入院时患儿病情处于平稳状态也有可能向心力衰竭发展,应高度关注早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因肺炎病情凶险且变化快,只有尽早发展与处理才能确保预后优良。

2.3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定期对患儿病房予以消毒,维持病房内恒定温湿度,若为重症肺炎患儿需有效隔离。对患儿病情变化与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密切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特别是循环、呼吸、神经或消化等系统,一旦出现受累表现等异常现象需即刻通知医生以有效处理。发热者适当开展物理或药物降温,难以呼吸者适当吸氧,推荐罩式吸氧或鼻导管吸氧;若合并肺水肿且痰液为粉红色或泡沫样,可将一定浓度酒精添加到湿化瓶中。

2.4维持病房处于安静状态

维持病房安静与取舒适卧位有利于对患儿呼吸功能予以改善,因环境吵闹或不舒适会导致患儿烦躁不安,致使机体耗氧量与心肺负担增加,病房安静可减少患儿哭闹次数,防止呼吸急促。配备轻软被褥,避免身着过多衣物,防止出汗过多导致不适,进而对呼吸产生影响。在常规治疗护理特别是静脉输液时为确保患儿安静应尽量应用镇静药与静脉留置针。患儿最佳体位为头高位或半卧位,可定时更换体位,将回心血量减少,对肺部充血症状予以改善,进而改善呼吸功能,将心脏负荷减轻[5]。

2.5心理护理

肺炎患儿合并心力衰竭时会对多脏器系统产生累及,此时应对患儿家长了解疾病程度予以评估,及时开展健康宣教,提升家长配合度,缓解家长因不了解疾病或无法对预后进行评估而产生的焦灼感。若患儿年纪较大,意识清晰且具备语言沟通能力,护士可给予肢体抚触或语言安慰,将患儿紧张心理放松。因小儿多存在畏惧白大褂心理,护士多抚触、语言鼓励与安慰可消除或减少患儿对白大褂的排斥感与畏惧感[6-7],拉近护患距离,将躁动不安减少,使其更加配合各项医护操作。对家长照顾患儿能力予以评估,尽量满足患儿各方面需求。

2.6病情观察

2.6.1呼吸肺炎患儿多表现出呼吸变快,若患儿呼吸急促、节律不齐,幼儿每分钟超过50次,婴儿每分钟超过60次提示心力衰竭已经发生,若伴随口周白沫或鼻翼扇动提示心力衰竭严重,原因在于上述两种情况是心力衰竭严重时换气功能受限与肺泡水肿导致的结果[8],此时已经错失纠正心衰最佳治疗时间。

2.6.2监测循环系统护士需密切监测患儿脉搏,若婴儿脉搏太快或微弱无法数清时需监测心率,且持续30s。若幼儿心率每分钟超过140次,婴儿每分钟超过160次且存在心音低钝伴随症,有时有奔马律提示急性心衰[9],此为主要诊断标准,心率变快属于早期体征。

2.6.3肝脏肿大对患儿肝脏肋缘下大小予以触诊,用水彩笔将肝下缘标记出来,再测量记录。每间隔12h执行一次,直到肝脏回缩且无异常。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肝脏快速增大,一般在肋缘下3cm左右,为合并急性心衰的关键体征[10]。此时心脏功能降低,心搏量缺乏,为此应对输液量及速度予以严格控制,并细致观察是否出现肺水肿。

2.6.4神经系统对患儿瞳孔、表情及神志变化予以密切观察,入院后经及时治疗若能安静入眠、吃奶或玩耍等提示病情改善。若患儿如突然烦躁或哭闹行适当镇静处理后仍未改善提示出现早期心衰,应即刻告知医生并配合治疗。若患儿反应迟钝、嗜睡、表情淡漠甚至瞳孔不等或忽大忽小及昏迷等提示形成脑疝[11],应即刻抢救。垫高患儿头部15~30°,遵医嘱行脱水、利尿处理,可加压静脉点滴或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甘露醇或速尿等,若患儿高热应重点降温头部,物理降温为首选方式,将脑水肿缓解,避免脑损害与其他脑部并发症。

2.6.5心力衰竭护理心衰可受下列因素影响直接诱发[12]:病区嘈杂、温湿度不适宜、空气清洁度差;粘稠痰液无法顺畅呼吸,吸痰不妥过度刺激喉部;个别患儿不适应超声雾化吸入等,应细致观察,一旦发生即刻纠正。同时结合患儿心衰程度适当护理:若心衰症状仅出现于活动量大时提示轻度心衰,多休息,若患儿年纪较大可轻微体力活动于室内;活动稍多便出现心衰症状,活动受限明显提示中度心衰,应对活动量予以限制,将卧床休息时间增加;如处于安静状态下也出现症状,活动完全受限提示重度心衰,应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状态。同时要安抚患儿及家长情绪,尽量减少哭闹。若有必要可行心电图监护,并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镇静剂或强心剂等。

2.6.6感染护理心衰患儿肺循环与体循环淤血,降低机体抵抗力,肢体卧床部位易感染。护士应结合患儿病情将合理生活制度建立出来[13],协助清洁身体与生活护理,定时翻身水肿患儿并对压迫部位皮肤予以按摩,避免形成褥疮。

2.6.7排便护理患儿进食量少,排便障碍发生率高,或心衰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等,诱发便秘或腹泻。可适当应用开塞露,腹泻患儿便后应用温水清洗会阴及肛门。

2.7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炎患儿痰液较多,进入呼吸道后会导致呼吸道不畅,呼吸困难,为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将保持呼吸道通畅作为重点内容,可采取如下措施:

2.7.1叩击患儿仰卧或俯卧,护士一手将患儿单侧腋窝夹住,上身前部靠在护士手臂上,并拢另一只手五指,外周叩击至脊柱,5~10min/次,叩击时护士要对患儿口鼻分泌物、面色及呼吸等予以观察,若有异常即刻停止。

2.7.2吸痰肺炎患儿尤其是重症患儿多表现出程度不一的自行咳痰或咳嗽无力现象,此时需行吸痰处理。吸痰时应确保吸痰管粗细适当,若过粗会损伤气道黏膜,过细会阻塞痰液;合理调节负压,过大会导致气道黏膜受损,过小无法顺利吸出痰液[14];将吸痰时间控制好,通常在8s以内。吸痰前调整氧流量,即2倍原流量,持续3min;严格依据规范要求操作,旋转同时退出,防止气道黏膜受损。吸痰应开展于患儿空腹时,由此才能避免吸痰时出现呕吐现象。

2.7.3吸氧确保吸氧管处于通畅状态,牢靠固定,防止脱落、折叠或堵塞。对吸氧效果予以随时观察,分析血气结果。对氧流量予以控制,避免长期高浓度吸氧诱发氧中毒。

2.8药物护理

2.8.1洋地黄制剂缓慢静注0.03mg/kg西地兰,将ml与mg换算卡片构建出来[15],便于护士准确且快速抽取药量。对心率、心律予以监测,若心律紊乱或婴儿心率每分钟低于120次、幼儿每分钟低于100次应暂停用药并通知医生。单独口服药物,避免混合于其他药物。若用药后呕吐应联系医生更换用药途径或补服。若患儿视力模糊、心律失常、食欲降低、心率过慢或绿视、黄视等应停止用药[16],即刻通知医生处理。

2.8.2多巴酚丁胺、多巴胺按照患儿体重×60×5×6(μg)方法将30~50ml5%葡萄糖加入,微量泵维持推注3~5μg(kg?min),持续2~3d。对24h出入量予以记录,对血压、尿量、心率及末梢循环变化予以密切观察,同时对少尿症状、肺部啰音及水肿改善情况予以观察,随时对药物剂量予以调整。

2.8.3利尿剂本组均静脉推注1mg/kg速尿,时间为1~2min。部分患儿间隔8~10h后再用药1次。对24h出入量予以严格记录,若有必要可对血钠、血钾予以检测。对低氧血症表现如心律紊乱、四肢无力、心音低钝及腹胀等予以观察。

2.9健康教育出院时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强化营养补充,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鼓励体育锻炼特别是呼吸运动;气温骤降或寒冷季节应防寒保暖,定期健康检查;充分休息,避免复发。

3结束语

小儿因身体系统发育不完全,疾病抵抗能力低,机体遭受病菌侵袭后无法自我免疫,故而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疗技术快速进步使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取得一定治疗成效,但要想促进疾病康复,改善预后,避免复发,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慎独教育能提升护士对肺炎患儿早期症状的关注,心理护理可提升患儿及其家长配合度,病情观察可尽早找出心衰症状并及时纠正,避免累及其他系统;维持呼吸道通畅为护理重点内容,可采用叩击、吸痰及吸氧方法;合理使用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随时调整剂量;出院前健康宣教,避免疾病复发。通过上述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加速疾病康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秀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30-1531

[2]颜振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2-1234

[3]陈兰,张丽英,钱海燕等.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622-623

[4]陈秀燕.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93-94

[5]刘志刚.38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53-154

[6]林小娟.优质护理在49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0):95-95,97

[7]崔玉会,王青,常春荣等.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67-267

[8]徐翠玲,杨云,代显鸽等.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7):1526-1527

[9]张晓影.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6):1188

[10]王青枝.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48例护理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04(4):369-370

[11]张红梅.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860-862

[12]单振敏,刘爱美,赵洪君等.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0):3886-3886

[13]林兰芳,李柳婵,袁俭勤等.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4,(34):3205-3206

[14]胡京梅.3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9):2713-2714

[15]吴伟宏,苏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33):201-202

[16]李广艳.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