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建筑材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高职学校《建筑材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欧阳平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建筑材料》是一门专业课程,在未来的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性。《建筑材料》也是一门基础课程,能够为学习建筑结构等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就当前高职学校《建筑材料》教学现状分析,研究了《建筑材料》学科特点,并且探究了高职学校《建筑材料》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校;《建筑材料》教学;分析

《建筑材料》学科是我校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了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科技在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利用现代化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与以往相比,都有巨大的变化,我们对教学方法的不断追求,正在慢慢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一、高职学校《建筑材料》教学现状分析

《建筑材料》教学的专业性比较强,该学科在学生毕业后,能够具有实际的应用。受历史观念的影响,很多社会企业认为高职学校有一定的劣势,学生的专业水平比较低,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比较弱。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加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缓解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企业输送人才。社会在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建筑材料》的教学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生存的必然选择[1]。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大多数还是拘泥于课堂之上,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能力比较弱、学习热情比较低,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高职学校中的教学质量,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建筑材料》的学科特点,研究教学策略。

二、高职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特点与问题

高职院校中的《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专业中的一门课程,《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课程杂、公式少、种类多[2]。首先是课程杂,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很多材料,因此在《建筑材料》这门课程中,知识点、专业名称、概念等理论性的知识多并且复杂。其次是公式少,在很多理科专业中,我们需要学习大量的公式,对理论进行推导、证明等,而《建筑材料》这门学科中,公式比较少,大多是专业术语,文科性比较强,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有陌生感。第三是种类多,在各行各业中,都需要用到建筑材料,不同的行业建筑所需的材料侧重点也不同,因此教师在《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找出《建筑材料》学科的中的重点。

高职学校《建筑材料》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实践性较低,《建筑材料》课程的授课大多是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学生对建筑材料没有做到真正的了解,因此难以透彻的理解这门课程。其次是教师的水平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师很少有在建筑企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建筑材料》课程讲解时不够生动。第三是对学科认识不正确,有些人认为《建筑材料》讲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沙石,因此不够重视该学科的教学。第四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化社会,因此教学应该与新科技结合,促进高职院校的现代化发展。

三、高职学校《建筑材料》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学生年纪比较小,在学习专业知识较强的学科时,难免会觉得枯燥,题不起兴趣,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科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生活化的实践,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建筑与材料》这么课程[3]。

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让学生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更加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活,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素养,能够为高职学生解决心理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为了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搭建实践基地,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践,实践的过程就相当于在工作企业中的实习,教师可以在实践中给学生讲解《建筑材料》课程,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热爱之情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道具给学生讲解不同建筑材料的特点,让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印象更加深刻,这样的课程教学方式比较适合当代学生,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中《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中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教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功能、性质等,在建筑工程专业中,这一门功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这门学科的教学水平。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材料包括砖块、石头、水泥、沙土、木材等,因此《建筑材料》这门学科有较强的实际意义,教师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否则很难将理论知识讲解透彻。我们在《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基本入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关于高职学校教师素质的培养主要从实践经验入手,给教师提高培训或者去建筑企业参与实践的机会,让教师通过实践与学习,更加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科[4]。

(三)正确认识《建筑材料》课程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教师的教育是紧紧相连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直以来都被社会广为关注。要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建筑材料》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重视《建筑与材料》课程的讲授。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重视该学科,学生在学习时才会重视这门学科。

(四)开展校企合作

建筑行业中,离不开《建筑材料》科学的理论指导,《建筑科学》的教学也离不开建筑企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建筑材料》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一些建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学习。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带着对课本中的疑惑去施工的现场学习,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比建筑工程施工时对材料的应用,这样可以最直观的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除了学生去建筑企业去参观以外,也可以聘请建筑企业中《建筑材料》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到学校来指导学生。建筑企业中有很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这些技术类人对《建筑材料》更加了解,因此给学生做该课程的分享,能够使学生获益匪浅,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五)现代化教学方式

在高职院校《建筑材料》的教学中,首先要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接轨。当今社会是个现代化的社会,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使用新技术,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生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同学们播放建筑材料的视频、图片等,通过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在课下,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对《建筑材料》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小视频发送到校园平台,学生可以在相关平台查阅到教师总结的微课,每一节中录制一个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建筑与材料》课程中有哪些知识点。现代高职院校学生基本都有智能手机等,微课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不同网络终端进行查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符合当代学生的发展。

第三是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学。翻转课堂的含义就是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将课上教学转移到课外教学的方式,就是翻转课堂教学,高职学生不爱学习,传统的课堂教育难以激发高职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因此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今社会属于发展型社会,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教育方法也在不断革新,当今社会中的学生与传统的学生,在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高科技工具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媒介,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学习的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勇于创新,勇于打破传统,去适应学生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情况,信息技术就成为了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四、总结

俗话说教师就像园丁,栽培祖国的花朵,同时也是领导者。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奔跑。在《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各种方式促进高职学生的学习。高职院校《建筑材料》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在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董文亮,张建才,李小燕.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22):76-77.

[2]戴勤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系工程造价专业[J].酒城教育,2017(1):27-32.

[3]王莉.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7):247-247.

[4]陈桂萍.“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在高职专业课中的实践与思考——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为例[J].科技视界,2016(7):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