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钉辅助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铆钉辅助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段磊

段磊

(甘肃省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目的:本文对铆钉辅助空心对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6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采用双枚空心钉治疗,观察组给予铆钉辅助空心钉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K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对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借助于铆钉联合空心钉的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铆钉;空心钉;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070-01

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跟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的骨折恢复速度进一步加快。本次对我院收治的36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按照铆钉、空心钉联合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6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已确诊,最大骨折块直径在15mm以上,无神经损伤,排除标准:陈旧性骨折、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存在以往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在38~52岁,平均年龄为(40.5±2.8)岁,观察组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在39~54岁,平均年龄为(40.2±2.7)岁,两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X线、CT扫描以及MRI检查,术前30min给患者注射头孢呋辛钠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治疗方式是联合使用铆钉、空心钉,进入手术室后叮嘱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将患者患侧小腿稍微抬高后放置软枕,然后将其屈膝20度左右,在小腿内侧做弧形切口,充分将半膜肌、腓肠肌内侧头暴露,并将后者向外侧牵拉,切开关节囊,完全暴露后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认真清除其断端软组织,始终保持前抽屉试验,在其后下方拧入铆钉,在后交叉韧带内采用不可吸收线穿过后牵引出骨折块,目的是使骨块复位。将复位解剖之后将两枚导针放置在其中,断端位置的确认采用的是C型臂机X线机的透视作用,待观察导针的放置部位良好后选择2枚直径3.0mm空心拉力螺钉,在复位的表面进行开口但是不进行钻孔之后将其拧入其中,交叉韧带止点采用可吸收线穿过后与之前穿过的那根可吸收线进行荷包式打结,并对骨折表面进行加固。借助C型臂机X线机透视后确认内固定具体部位,冲洗伤口选择大量生理盐水,然后逐层缝合,留置1枚负压引流管,当患者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时进行修复,并对患膝功能部位采用可活动支具妥善固定。对照组采用双枚空心钉治疗,基本操作同上,但未采用铆钉复位以及固定。术后给患者常规抗炎止痛,术后12h抗凝,并进行腿部锻炼,术后1个月适当调整支具,增加锻炼强度。

1.3评价指标

采用AKS评分法评价膝关节活动、疼痛程度、活动度、稳定性以及行走能力,满分为200分,分值越高,表示骨折部位功能恢复越好。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在软件SPSS19.0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给予(%)和(x-±s)表示,进行t或者χ2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K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发病原因是胫骨屈曲时胫骨前方暴力、膝关节过伸损伤或者是膝关节过屈时股骨遭遇向下暴力,骨折位置较深[1],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等。临床上对该病进行早期手术复位固定,但是疗效并不显著。相比于传统切口来说,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采用膝后内侧弧形切口,从肌间隙直接进入,不需要对血管神经进行解剖,防止了神经损伤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用将腓肠肌内侧头切断,防止了后小腿肌力在治疗后期的减弱,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等特点,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铆钉使用在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直视复位,直接穿过后交叉韧带胫骨端进行对伤口进行缝合[2],不需要进行透视以及再次取出,减轻患者的痛苦。该治疗模式中可减少患者碎骨快的移位,良好复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骨折情况,让空心钉的牢固程度进一步提升,促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本次对我院收治的36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AK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对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借助于铆钉联合空心钉的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因此可以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长明,范华强,王建雄,等.关节镜下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7(4):272-275.

[2]陈广栋,曹同军,李健,等.新型固定支撑接骨板对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修复的稳定性作用:前瞻性、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7):1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