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经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波

李波

巴彦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1800

【摘要】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乳腺肿胀的病人进行研究,观察经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中进行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的作为观察组,并将采用脓肿切开开放引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和分析。结论:经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肿胀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乳房美容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乳晕切口;负压引流;乳腺肿胀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48-01

引言: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和多发疾病,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而传统的大切口开放式引流的治疗方法为了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手术切口一般较大,且因为是延期愈合,这往往使得疤痕较为明显。而且其治疗时间长,切口愈合缓慢,操作过程中病人疼痛剧烈,治疗费用高。且遗留较明显的手术瘢痕,常导致乳房变形等缺点,成为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所顾忌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经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5年2月以来的140名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平均年龄27.5(21~36)岁。她们均在哺乳期,哺乳时3周~9个月。病程时间平均6(4~12)d。脓肿大小约(3cm×4cm)~(11cm×25cm)。脓肿均发生在单侧乳房。36侧乳房患处皮肤发红,33侧乳房脓肿可扪及较为明显的波动感。术前均行乳房超声检查,超声图像均有典型的不规则低回声区。且脓肿诊断均经过穿刺出脓液证实。28例(A组)脓肿靠近乳晕区,采用环乳晕切口行切开引流术。112例(B组)脓肿位于乳房周边,采用非环乳晕切口行切开引流。其中有60例选择用传统方法治疗,其余80例选择用乳晕切口负压引流的方法,将这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资料进行了分析。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了B超检查确诊,并对脓腔的深度、范围、大小及皮肤距离进行全面探查评估。观察组观察组采取经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选择距离脓肿部位最近的乳晕作切口,其长度≤2cm。采取乳晕位置的切口入路,将腺体的表面进行强行分离,一直延伸到脓腔所处的位置,首先采用一个用以减压的粗针头由腺体的表层插入到脓腔内,将脓液吸出,再以轮辐状的方法切开脓腔,并将脓腔中的分隔分离出来,彻底清洗脓腔。然后采用一根引流管从脓腔的底部缓慢置入,自乳腺的后间隙一直引到乳腺的下皱壁并穿出,最后将其固定,注意在乳晕的切口部位向脓腔再置入一根细管,便于将切口缝合后能用于作脓腔冲洗与负压引流。在整个治疗期间,需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保持引流通畅,视引流情况行冲洗;每1~2天换药1次,待脓液消失、肉芽新鲜后出院门诊随访。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切口开放式引流的治疗方法,即选择在脓肿的部位对乳房的皮肤行一个放射状的切口,将腺体切开并分离,直到脓腔位置,将脓腔中的分隔分离出来,彻底清洗脓腔。在脓腔内置入碘伏纱条,然后进行引流。术后处理,术后所有患者均嘱咐停止哺乳,若出现乳汁分泌的现象,应给予药物治疗协助回乳。抽取脓液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作药敏试验,以协助临床选择对细菌敏感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3~7d的全身性抗炎治疗,以加速将感染控制。往后每隔1~2d进性换药并消毒1次,密切注意引流出来的脓液色、味、态等性质。

2.结果

从我院治疗的乳腺肿胀的140例患者来看,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两组均彻底排脓。术后两组乳头乳晕血供较好。术后情况比较,两组引流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延期缝合者较对照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Ⅱ期愈合。经术后探访,术后6个月均无慢性感染或复发。对切口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且两组乳房变形率、切口瘢痕形成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3.讨论与分析

3.1疾病分析

乳腺脓肿是普外科的常见病,一旦诊断明确,须立即切开引流。传统采用大切口开放式引流的治疗方法,将切口切至脓腔边缘,大量凡士林纱布填塞引流。由于哺乳期乳汁较多,加上脓液使切口渗液较多,需每日多次更换敷料,操作过程中患者疼痛明显。传统方法切口愈合缓慢,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愈合后手术瘢痕明显,乳房变形,很难被患者接受。因此,乳腺脓肿的治疗一直以减缓痛苦,加速愈合,降低并发症以及减少对乳腺的损害作为研究的课题。

3.2治疗方法分析

中医采用金黄散等药物外敷治疗乳腺脓肿,对于浓肿无头的浅表脓肿,可以使皮肤变薄甚至破溃,从而引流出脓液,获得治愈。对于一些深部脓肿采用中药外敷就有可能耽误脓肿急性期较好的引流时机,甚至发展为慢性脓肿。有的外科医生采用穿刺抽脓冲洗法,还有的的采用超声定位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脓肿,但脓液稠厚以及量多或脓肿有分隔时,效果不肯定。传统在脓肿形成后及时切开引流,根据不同部位的脓肿,采取不同方向的切口,切口长度基本与脓腔基底大小一致。而且由于炎性渗液多、乳汁分泌,会较快渗透敷料,多次更换敷料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治疗时间长,切口愈合慢,费用高。而采用负压引流的技术能将整个创面保持在一个全密封式的负压引流状态,进一步促使创面的渗出液体能顺利引流,促进部分坏死的组织排出并协助清除,将创面的细菌彻底清除,用以将外环境与创面间隔绝,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程度,使创面的供血供氧增加。同时负压封闭式的引流技术还能通过将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功能改变,促进血管的生成及增殖,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另一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也是治疗乳腺脓肿的重要步骤,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选择及指导有效使用抗菌药物。经过探访,在手术治疗中运用了乳晕切口负压引流的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恢复效果明显,且减少了医生延期缝合操作的麻烦和患者的缝合痛苦,并且她们对切口美观程度也较为满意。

3.3结论

综上所述,经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引流,并发症少,对乳房组织损伤小,痛苦小,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陈燕辉.环乳晕切口乳腺脓肿引流术联合冲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

[2]张宏,李定文.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04

[3]祝玉祥,章佳新,邵稳喜.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J]中国美容医学,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