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22例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22例护理体会

闫敏

闫敏(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45625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347-02

【摘要】目的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患儿的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不同程度做相应准备后给予常规气管插管滴入固尔苏,予复苏囊加压给氧,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通气治疗。结果患儿在用药后5~10min肺功能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提高了患儿的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减少了住院时间。结论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可靠的疗效。

【关键词】固尔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疗要点护理体会持续正压通气血氧饱和度

1引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多见于早产儿,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出生时可以正常,也可无窒息表现。在生后2~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表现青紫,呼吸性呻吟,呼吸表浅、节律不整,吸气时胸廓凹陷,出现比翼扇动,肌张力降低,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血气分析表示:PaO2下降,PaCO2升高,PH值降低。X线检查可呈典型的白肺

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促进肺泡稳定,减少肺泡表面张力,阻止肺泡在呼气末塌陷,促进肺后膨胀;对NRDS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早期治疗可以阻止并逆转疾病的自然过程,减少严重并发症的产生风险;对于NRDS发病风险高的早产儿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后预防性治疗有助于初始阶段的肺内气体交换,改善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气——液界面的分布,减轻气压伤,减少面清蛋白从肺毛细血管后渗出。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针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儿采取固尔苏治疗。其中男婴14例,女婴8例;年龄在30分钟至12小时。22例患儿均为早产儿。其中15例患儿生后30分钟内给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7例患儿在发病后给予固尔苏治疗;22例患儿均采用气管内滴药。

2.2治疗方法:

2.2.1纠正缺氧、根据患儿情况可给予头罩吸氧,鼻塞吸氧、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2.2.2替代疗法: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固尔苏治疗,应用效果较好。方法是从气管中滴入使患儿取仰卧、右侧和再仰卧位再左侧缓慢注入固尔苏。在使用复苏器加压给氧,有利于药液扩散。

2.2.3维持酸碱平衡:呼吸性酸中毒可以改善通气为主;代谢性酸中毒用5%碳酸氢钠治疗,根据酸中毒情况使用合适的剂量。

3护理体会

3.1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正确,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咽部分泌物、分泌物粘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后进行吸痰。

3.2氧疗:氧疗可以改善低氧血症,减少肺部通气-血流差,增加肺泡内氧分压,减少又向左分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使血氧饱和度上升。

3.2.1头罩吸氧,一般氧流量为4-5l/min,若持续高浓度吸氧(FiO2>0.5),使PaO2维持在50~70mmHg,SaO2维持在87%~95%之间,可发生氧中毒,眼球后视神经血管损伤。[2]

3.2.2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CPAP现有简易型和新型两种。简易型CPAP装置较为简单,使用方便,但是有弊端,氧浓度无法调节和控制,持续气道压力不稳定,易诱发气胸等并发症;新型CPAP可调节压力、氧浓度,可以进行气道加温湿化作用,设有压力报警装置,明显的提高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减低了高氧对未成熟肺的损伤的危险性。如吸氧浓度超过30%,仍有低氧血症,可以采用鼻塞CPAP,维持气道压力在4-5cmHO2,气道氧气加温在32℃以上,湿度在100%、氧流量5L/min。

3.2.3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如患儿频繁呼吸暂停,使用CPAP氧浓度超过60%,压力在8cmHO2,血氧饱和度在70%以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0mmHg,而且持续酸血症,PH<7.2,需要立即改为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应用INNP模式辅助治疗。要根据动脉血气结果调整各项指标(最高吸气压力PIP、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频率RR、氧浓度FIO2、吸气呼气比例I/E)加强气道管理,防止肺部感染发生。

3.3用药护理

3.3.1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固尔苏疗法:预防性给药是针对胎龄小于30周的早产儿,在生后30分钟内常规给药;救治性给药是针对已经确诊为NRDS的。固尔苏是经气管给药,气管插管时位置要准确避免插入过深到右支气管内(因有支气管短、粗、直),造成药液不均影响治疗效果,单肺辅助呼吸会造成左肺膨胀不全及右肺气胸或者气漏,因此气管插管的位置及深度相当重要。[3]遵医嘱给予气管内滴药,滴入前彻底吸净气道内分泌物,用无菌注射器吸取37℃左右的固尔苏接至气管插管的内置给药接口处,缓慢注入1/3药液,变换右侧体位后继续推注1/3药液,变换仰卧位推注1/5药液,变换左侧体位推注余液。整个给药过程中,边推药,边向气管内球囊加压给氧,推药完毕后向气管内注入2ml空气,加压给氧2min,不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可以拔出气管插管,取仰卧位45°头高脚低位,双鼻道加压给氧,6小时内尽量不给予吸痰。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将氧浓度调至60%,PEEP调为5-6cmHO2,持续五小时后根据患儿病情将呼吸机各参数调至标准值。

3.3.2纠正酸中毒:遵医嘱给予5%碳酸氢钠3-5ml/Kg,以5%-10%的葡萄糖溶液稀释成等张液静脉滴入,纠正酸中毒。

3.4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NRDS患儿的病情,密切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患儿对的紫绀程度及呼吸困难的形态,准确记录病情。给予患儿保暖,维持在中性环境温度,可以使患儿减少耗氧及不必要的干扰,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维持相对湿度在60%左右,使患儿的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之间,减少耗氧量。保温室内温度维持在22℃-24℃减少患儿水分丢失。

参考文献

[1]李莉.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应用.河北医学杂志,2010,(L)654-9.

[2]孙小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氧疗治疗方法现代医学杂志,2009,219-45.

[3]米宁,李磊.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体会.现代护理杂志,201043(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