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张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张绮

张绮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资产总量在国有企业居首位,财务风险控制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当前,电力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利益格局日益复杂,也使电力企业经营及财务风险不断加大。防范和控制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已成为电力企业现实而紧迫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分析;改进措施

1电力企业面临的内、外部财务风险

1.1内部财务风险

1.1.1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效果差

资产是一家企业的“生命”,电力企业十分重视对资产的管理。有效的资产管理能使企业较好的降低财务风险。电力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存货,降低存储成本;如何合理摊销固定资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等,这些都是企业财务部应当思考的问题。然而我国电力企业较多的关注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对其经济价值并未重视。这种倾向致使企业不能有效管理资产,未能产生经济利益最大化效果。另外,也不利于对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因为其真实性会受到质疑,企业后期在账务核算上会有争议。

1.1.2财务人员未完全遵守财务制度

目前,财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已制定好的财务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原因在于缺乏对其有效的监督和未执行奖罚措施。尽管财务部对财务流程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财务人员在思想上松懈,部分单位负责人也对财务制度的执行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另外有的单位负责人在企业管理中习惯于人治,不讲法治,对财务制度建设持冷漠态度。

1.2外部财务风险

1.2.1易受国家政策影响

电力企业作为特大型中央企业,国家政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它面临宏观层面的政策导向性的财务风险,比如政府实施调整电价政策风险。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输送仍未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每年都得进行电网的建设和改造,这都需要电网通过电价来调整资金进而对其投入。一旦禁止电力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当地电价,企业的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将易导致企业的现金流断裂,企业无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设电力输出设施。致使两败俱伤。

1.2.2资本市场不完善

相比国外发的资本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落后,这就导致电力企业希望做大做强时,由于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需要去进行融资,但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单一,一种是外部融资,主要向银行贷款,另一种是靠企业内部的留存收益,大部分企业还是会选择第一种,即向银行贷款来保证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这样使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增大。

3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内容

3.1缺乏财务管理理念

我国电力企业规模较大,这就造成了企业管理人员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混合一体,将大量的财务管理工作交予会计人员进行处理,对财务管理理念理解较为薄弱,导致财务管理严重混乱,从而降低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3.2融资途径不丰富

我国电力企业融资渠道不丰富极大制约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电力企业的融资困难重点体现在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绝大多数企业的融资途径除了企业内部融资外,便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发行债券与股票,就银行贷款融资来讲,绝大多数电力企业因规模小,财务管理混乱,风险水平高,造成银行贷款发放缓慢。在企业债券发行方面,由于电力企业债券信用水平低,造成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因此电力企业很难通过债券发放这一途径来获取资金,同时电力企业牵涉到金融风险,很难获取政府部门批准,而在股票发放方面,尽管大多数电力企业属于上市公司,仅通过股市资本融资较为简单。

3.3缺乏财务分析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由于经营成本的压力缺乏财务管理体系,设置会计机构与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的明确规定,尽管一些会计人员具备初步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然而理财方法与管理较为落后,即便一些电力企业布置这些会计机构,仍然出现分工不细化、层次模糊等,这就造成财务管理误区不断扩大。

3.4财务分析水平低,缺乏理性投资

电力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大,管理过于单一仅仅追求短期的投资目标,然而自身财务分析水平较低,不能进行科学的市场论证,从而没有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导致电力企业增添财务包袱。

4改进电力企业财务分析误区措施

4.1完善法律制度

电力企业绝大部分的经营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差,资金经营水平低等问题直接导致市场融资风险较大,这要求国家应在完善的法律层面给予全力支撑。不少国家就电力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颁布了各种法规与优惠政策,如日本《电力企业基本法》、美国的《电力企业法》等,在法律制度方面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宝贵经验。

4.2丰富企业融资渠道

电力企业一旦缺乏资金支持很难取得发展,而合理的经营负债能够避税与财务杠杆的好处,能够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丰富融资方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来分析,我国通过制定政策、颁布法律来丰富企业融资的渠道,然而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往需要一定的周期,资金紧缺的电力企业来讲是“干着急”,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丰富融资方式,选择采用多渠道共同融资,除获取商业银行的贷款外,还可以采用下列融资模式:

4.2.1租赁融资手段

租赁融资是电力企业以融资为最终目的信用手段,即所融合资金以租金方式进行分期返还,由于电力企业评级信用较高,容易从银行获取贷款,而租赁融资对企业信用要求没有做硬性规定,只要确保项目的现金流量满足要求,企业就可以融资租赁,对资金紧缺的电力企业来讲,租赁融资能够减少设备改造压力,避免大量现金流出对企业正常经营周转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以外租赁融资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实现避税目的。

4.2.2直接融资手段

我国在某些区域的交易所设立电力企业融资模块,该模块为资金紧缺、业绩优秀的电力企业提供理想融资的媒介,这种融资手段对电力企业来讲有效减少了偿还压力,同时融资金额较大,还能够增值股东的所有权,向社会募集资金,不仅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发展动力,还减缓竞争压力,改变以往的权益框架,突破传统管理束缚,提升管理透明度。

4.3树立投资风险防范意识

电力企业应结合行业的自身特点与风险情况进行科学投资,在投资之前要加大投资的可行性论证与研究,通过对投资方案的优化,加强投资项目的总结与评价工作,加强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积极总结投资项目的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

4.4加大财会队伍培训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企业财务分析能力的提高最终还得通过加强团队管理来实现的,而团队管理的好差与综合素质紧密相连,因此增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务必从增强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着手,要求企业在财务人员培训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认真把好用人关。

小结

总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之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领导者、经营者及财务人员必须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效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梅.不同发展阶段的电力企业财务战略选择[J].税务与经济,2006(6):56-58.

[2]李永宁.现代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与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06(23):33-34.

[3]刘红霞.我国电力企业财务实力评价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