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问题及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问题及预防

刘蓓屈斐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渭南供电公司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内电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也使得变电运行中的电网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这对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的存在不仅对供电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且有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情况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由此可见,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对误操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前言:

电气误操作严重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特别是恶性误操作事故,轻则造成设备损坏、电量损失,重则造成电网稳定性破坏、人身伤亡。变电站误操作事故在电力系统误操作事故中占的比例最大,也屡禁不绝,尤其是近两年,电力公司系统的电气误操作事故有所抬头。因此,研究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原因并寻找其内在规律,探讨杜绝事故发生的良方是必要的、迫切的。电气误操作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违反正常操作程序的行为。误拉合断路器、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刀闸)、带接地线(刀闸)合闸、非同期并列、误入带电间隔被并列为电气恶性误操作。误操作事故表面上是随机的、突发的,实质上有着必然性、可预防性。研究误操作事故,最重要的是找出其背后的共同原因和一般规律。

1.事故的原因分析

1.1操作关键环节易出现人为失误

1.1.1操作票填写错误

电气倒闸操作票用书面形式明确了操作任务、项目和顺序,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有效措施。填写一份正确的操作票广义上涵盖了倒闸操作的前3步:接受操作任务、填票、审票。实际中易出现下列人为原因造成操作票错误,导致误操作:

首先,调度员预发操作任务和值班员核对接受时未使用设备双重名称和规范的操作术语,因谐音、通话声音小或地方方言造成接受操作任务错误,或受令人和发令人对同一操作任务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操作票和调度任务不对应。

其次,部分操作人业务素质低,填写的操作票质量差,或不根据调令步骤和当前运行方式及设备状况填写操作票,而是图省事照抄以前工作任务相似的操作票或典型操作票去进行操作,致使操作偏离要求。

最后,监护人代操作人填写操作票,形成自填自审的局面,难以发现纰漏。或者是审票人只看不审或审票马虎了事,这样操作票中的错误就不能及时纠正。

1.1.2无票操作或擅自改变操作顺序

个别值班员自认为熟悉操作项目,把填写操作票看作是可有可无甚至是多余的形式,为应付检查在操作完毕后才来补填;或即使有操作票也不带到现场,操作回来后一并打勾,结果出现错误造成误操作。也有操作人员怕麻烦、求方便、要速度,擅自颠倒操作顺序,一个地点操作完再去另一个地点操作,结果造成漏项,违反正确停送电顺序,导致误操作。

1.1.3监护不力或失去监护

操作时,部分监护人员不填票,任凭操作人操作,或对操作人的复诵不认真核对便下达执行令;也有部分代替操作人操作,或和操作人分头进行操作,甚至离开操作人去干其它工作,使监护使去意义,引发误操作。如2011年5月某变电所5号接地变35kV从热备用改为开关检修操作时,监护人和操作人分开,操作人在失去监护的情况下带电挂接地线,致使全身75.5%的面积烧伤,这就是失去监护造成的重大事故。

1.2操作任务安排不当也是发生误操作的主要原因

1.2.1交接班时间进行操作是误操作发生的危险时段

交接班时间进行操作,操作人员急于完成操作,心理状态紊乱,很容易发生操作漏项或操作顺序颠倒,该检查的不检查,装设地线不验电等。因此调度部门和管理部门应合理安排操作计划,避免在交接班时间进行操作,这是防止误操作的有效措施。

1.2.2电气误操作的发生还与当班操作量多少有关

当班的操作任务太多,无法按时完成,容易发生误操作。这是因为在众多操作任务夹攻下,值长受到来自多方面的督促和干扰,难以静下心来审查操作票,也无法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另外,操作人和监护人接受任务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审查和分析操作票的有关具体内容,而且操作时急于完成任务,草率行事,最终导致误操作事故发生。

1.3物的原因

1.3.1操作路径不畅通

变电站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操作路径的畅通,方便操作人员行走。但部分变电站因扩容、扩建、设备改造,施工设备和材料未及时清理,或冬季积雪未及时清扫,使道路不畅,路面不平坦,妨碍操作人员的行走,甚至脚下踩空失去平衡,影响电气操作效果。路面整治、防汛设施改造、电缆敷设等工程的施工,挖开的沟道、孔洞未采取临时措施,改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路线,使之绕道而行,跑错方向和间隔,引起误操作。

1.3.2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

各种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在功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难免存在缺陷和局限性。例如机械程序闭锁装置仅适用于简单电气接线,电磁闭锁装置必须通过电动操作回路发挥作用,微机闭锁装置不具备二次操作闭锁功能等,决定了防误装置不可能面面俱到。

绝大多数防误闭锁装置都不能约束到临时接地线的安装和拆除。这也是电气误操作中带接地线合闸(包括带对侧地刀或接地线送电,检修后漏拆临时接地线或试验短接线引起的)出现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预防措施分析

2.1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定期组织职工在班站开展安全活动。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技术知识竞赛等有利于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活动。加强职工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职工责任感及安全意识,增强职工对运行岗位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值班人员的安全认识及责任心。

2.2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操作技能

正确对待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引导职工,使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注重安全例会质量,督促员工认真学习各种电力事故快报,敲响安全警钟,并对事故原因作深入准确的分析,找准问题根结,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2.3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和维护

选择使用可靠性较强、功能齐全的防误闭锁装置,定期进行检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明确防误工作专责人,形成防误工作网,封存保管解锁钥匙和万能钥匙,规范解锁程序,严格按权限履行审批手续,控制解解锁钥匙的使用。加强防误装置的运行维护,对防误装置的维护应与主设备同等对待,必须建立设备台帐。在停电检修主设备时,应按照检修工艺的要求,同时检修防误闭锁装置,特别是锁具的防锈蚀和防卡涩。

除了以上三条提高操作水平的措施之外,在工作中还应注意:安全工器具应存放于适宜的环境、固定的地点,并设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工器具;运行人员也必须熟悉当前的运行方式,交接班时发现的设备缺陷、已进行和正在进行的倒闸操作和现场工作要交代清楚;倒闸操作应尽量避开大雾、雷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除拉闸限电和事故处理外,倒闸操作一般不在交接班和高峰负荷时进行。

3.结束语

电气运行过程中引起误操作的原因种类有很多,虽然从表面上看,所有现象都是随机发生的,具有不可预见性。但是,通过电气误操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引起电气误操作的原因主要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两方面。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变电运行人员,只需要对引起故障原因进行深度分析,提升自身的能力的同时,注意对设备的检查、维护,就可以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变电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程喜胜.分析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7jign济市场,2014,(11).

[2]罗广军.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防范和预控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