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临床研究

刘素蓉陈兴友

刘素蓉陈兴友(四川省三台县乐安中心卫生院621107)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差别。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4例高龄孕产妇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产妇456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两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流产率、子宫肌瘤、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产后出血等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晚期流产及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高龄孕产妇的有效保健工作对防治妊娠并发症及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等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221-02

高龄孕产妇一般指年龄≥35岁的孕产妇,目前我国处于高龄孕产妇的人群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可包括自身情况、社会生育政策、生育观念等诸多因素。高龄孕产妇与一般适龄妊娠的孕产妇相比,其妊娠后的母婴危险系数显著增高,该问题已得到医学界的高度警惕和关注[1]。为了进一步探究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差异,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4例高龄孕产妇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产妇456例的妊娠期合并症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产科收治的510例孕产妇。年龄21~46岁,平均26.95岁,其中高龄孕产妇(大于或等于35岁)有54例(10.59%)设为观察组;适龄孕产妇(小于35岁)有456例(89.41%),设为对照组。两组孕产妇在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方面,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将选取的510例孕产妇,对其妊娠期间流产、合并症、分娩方式,胎儿娩出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3资料结果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妊娠期间的流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子宫肌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主要以剖宫产方式为主;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普遍较对照组低,一般状况不好,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较对照组低,晚期流产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3.1妊娠合并症高龄孕产妇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子宫肌瘤,早孕期间子宫肌瘤易引发流产,晚孕期可引发早产,分娩时可造成产道阻塞以及产后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3.2分娩方式高龄孕产妇剖宫产率高,除了与其生理因素如子宫收缩力和阴道伸张力相对较差、产道和骨盆关节变硬以及分娩时间延长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高龄孕妇精神高度紧张和压力大也是其重要原因,此外,因面临高龄产妇压力过大,产科医师往往放宽其剖宫产指征,导致高龄孕产妇剖宫产率显著升高[2]。本资料虽并未出现产妇死亡的病例,但剖宫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相对对照组而言较高,因此针对单纯的高龄因素作为剖宫产指征需慎重。

3.3新生儿围生期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说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增加对胎儿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组资料中高龄产妇围生儿畸形、死亡、流产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高,因此,在帮助高龄产妇安全地渡过围生期间,需做好高龄初产妇的一系列相关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戴春霞.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29):132-133.

[2]周丽萍.高龄孕产妇妊娠分娩结局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