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设计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1

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设计与实施

尹宏飞韩江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本文按照系统学理论,从日常课堂教学资源构建、网络教学资源构建、教师的教学反思与再实践、教师学习与教学研究、学生创造的教学资源、新的教学方法及科学技术带来的变革,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计算机英语教学资源,同时也为构建其它科目教学资源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教学资源构建设计

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更好地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于管理的设计与实施

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要有利于各项工作的管理、分类、汇总、统计、分析、传达、汇报等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层级。要按照职能部门及部门分工进行分类划归,按照各项上报数据库进行对接设计,方便方类统计、上报。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于管理要基于顶层设计,政府、职业院校、公司共同参与,通过需求论证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最终达到便于管理、便于共享的目的。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于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学习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这是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信息化学习就是要通过解决具体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来达到学习的目标。教师教学的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课程开放系统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系统,即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将教师的教学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进行存储。学生学习的信息化资源目前主要由学习系统和移动学习系统组成,即用新颖的数字化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转变学习习惯的应用部分,是引导学生易学乐学、终生学习的现代化学习系统。在设计时首先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考核评价的角度设计,突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信息化管理。其次从有利于课程的建设、教学资源利用和共享的角度设计,帮助教师进行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设计、课件、微课、视频课程等的录制和建设。再次从学习工具及对学习的监管角度设计,便于学生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课堂互动和交流,便于学生创造数字化作品,便于教师监管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从虚拟仿真、游戏学习、闯关学习的角度设计,使学习充满挑战,使学生学习到不能触及的、不便理解的世界。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于高效办公和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办公系统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事务管理、个人桌面和公共服务等应用为一体。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帮助学校完成日常办公从传统手工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科学化的方向转变,实现整个组织的协同办公。是将系统管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事务管理、个人办公、公共服务、智能学习等融为一体的资源平台。

四、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软硬件共建的设计与实施

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要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共建。硬件方面主要解决承载力、运行力、安全、虚拟仿真等问题。软件方面主要解决各系统的建设、运营、高效安全、共享、互联等问题。各系统主要涉及到的学校、院系、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信息、报表等要素的建立、编辑或删除、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存储和统计查询等。同时用数字化手段承载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材准备、备课、授课、作业管理等日常教学工作的应用部分及学生学习、能力测试、实习跟踪、实训管理、教学资源库、数字化课程、互动教学管理、题库管理等。只有软硬件合理搭配、去除冗余,才能使整个信息化资源建设有序进行。

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要兼顾各职业院校资源的共享,兼顾与各大职教商业平台、管理平台的兼容性。资源建设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职业技能和人才培养方案出发,进行资源建设和资源整合,兼顾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和特点,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进行建设,突出智能化、便捷化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进行微课、慕课、虚拟仿真等以教学资源为主体的建设,同时兼顾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版权、专利权、办学经验、招生就业渠道、对外合作关系等资源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