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翼状胬肉切除并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并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的应用

黄晓玲

黄晓玲(广东省平远县中医院眼科5146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并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52眼翼状胬肉实施改良翼状胬肉切除并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复发1例,复发率2%,治愈率98%。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2~3d。结论:改良翼状胬肉切除并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是临床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经济有效的改良新术式。

【关键词】改良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移植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285-02

翼状胬肉是结膜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并向角膜呈浸润生长导致视功能受损的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用的有效方法是手术治疗,但单纯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20%~30%[1],尤其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更高,因此我们采用改良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临床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6月-2008年12月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49例(52眼),男性20例(22眼),女性29例(30眼),年龄36~74(平均55)岁。单纯性翼状胬肉3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11眼,距上次手术时间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胬肉均侵入角膜缘内≥3mm。手术时局部均无明显充血及活动性炎症。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荧光素染色及眼外肌运动。排除眼睑、泪器、角结膜等其它部位炎症疾患。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术前3d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每曰三次.双眼胬肉者同时手术。

1.2.2手术方法

患者在手术室显微镜下从胬肉颈部角膜外2mm作平行角膜缘剪开球结膜,沿胬肉翼状形态的底缘分离切断胬肉组织,向角膜侧牵拉胬肉体部,用锋利刀片自角膜缘沿浅层角膜剥离切除胬肉头部;于同眼颞下方角膜缘内0.5mm处用刀片沿角膜缘弧线做角膜1/5厚度切口,长5mm宽3mm板层隧道式分离至角膜缘直达结膜下,使上皮面向上,按原来的方位展平,铺于胬肉切除处暴露的巩膜表面,用10—0尼龙线在角巩缘处带线层巩膜组织缝合2—3针,结膜侧与结膜植床间断缝合。取材处结膜不做处理,术毕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结膜下注射0.5mL,迪可罗眼膏包眼。术后滴用抗生素滴眼液及促进角膜上皮生长愈合的滴眼液,每日包眼换药,1wk后拆线。待角膜上皮修复后,使用含激素的滴眼液,3次/d。2周及1,3,6,12月门诊随访,嘱患者注意休息,拆线前少转动眼球,尽量减少阳光直射。

1.3疗效评价标准复诊时裂隙灯下检查结膜和角膜创面愈合、植片生长情况,有无感染,有无新生血管及翼状胬肉复发,有无睑球粘连、内直肌损伤等现象。术后1月结膜角膜平滑,无新生血管及局部增生为治愈;结膜充血、局部组织增生变厚、角膜创面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侵入为复发。

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角膜创面愈合后光滑透明或仅残留角膜云翳,移植结膜瓣平整无皱折无充血。复发:术后新生血管或胬肉长入角膜缘>1.0mm,移植结膜瓣长期充血肥厚。49例52眼均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复发1例,复发率2%,治愈率98%。无双眼同时复发病例。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所有病例均于术后2~3d完全上皮化愈合,且上皮稳定。并发症:均无睑球粘连、眼球活动受限等现象,无植片排斥、溶解现象。

讨论

翼状胬肉是结膜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并向角膜呈浸润生长导致视功能受损的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既影响美容,重者也影响视力。翼状胬肉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明,有效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我们采用改良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这种术式改变了传统胬肉切除的操作程序,采用先行分离结膜,切除体部胬肉,最后剥离胬肉头部的逆行切除方法,使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能彻底清除病变处胬肉组织:手术均需在显微镜下完成,利于辨认翼状胬肉及其周围的各种组织,清除胬肉组织,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分离结膜下变性组织,本组病例均采用先于体部平行角膜缘做结膜切口,在未将头部先做剥离的情况下,球结膜及整个胬肉保持一定张力,且组织间层次清晰,易将球结膜与其下方的变性胬肉组织分离。从胬肉的体部剪断胬肉,同时在头部角膜端前约1mm处用刀尖全层划开角膜上皮层,可在体部或划开的角膜上皮层侧找到一处头部与角膜前弹力层粘连较疏松点,此处组织层次清晰。以此为起点,比较容易将头部完整剥离,且创面平滑,不易伤及正常角膜组织。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于病变局部,为角膜上皮提供干细胞,通过干细胞的增生,分化和细胞的向心性移行来修复稳定受损的角膜表面。翼状胬肉的发生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理化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角膜缘干细胞破坏有关[2]。角膜缘干细胞具有细胞更新和组织再生能力,是角膜上皮再生的来源,能阻止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侵入角膜。因此,利用角膜缘干细胞具有高度增生和应激增生能力的优点,我们采用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在短时间内干细胞不但通过有丝分裂和阿米巴样运动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铺平角膜创面,使角膜恢复正常的透明[3],而且还恢复了角膜缘的生理功能,抑制局部组织的增生,有效地阻止异常结膜源性组织增生和长入,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加上自体角膜缘结膜覆盖巩膜裸露区,可以阻挡结膜下纤维组织侵入角膜起到良好的机械屏障栅栏作用,并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取材方便,不存在排斥反应,易于成活,无获得传染病之风险,术后早期干细胞即可分裂增殖,术区角膜上皮恢复时间缩短,供区结膜及角膜缘组织修复良好,有助于恢复正常眼表外观,提高视力,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易于操作,便于推广,是治疗翼状胬肉比较理想的术式。

参考文献

[1]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68.

[2]党锐,陈星,王洪亮,等.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2):151152.

[3]梁文旺,梁式森.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组织移植术初步报告.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2;24(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