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健康教育中微信的作用与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产科健康教育中微信的作用与效果分析

黄丽华

韶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韶关512000

摘要:目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采用微信媒介,探究作用以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中选取56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6例产妇实行均分,2组产妇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8例产妇。参照组产妇:应用常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实验组产妇:应用常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以微信为媒介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前产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剖宫产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并发症率、宣教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产妇而言,统计学意义存在且P<0.05。结论:在产科健康教育中采用微信媒介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产科健康教育;微信;作用;效果

产科健康教育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注度较高,护理中心是产妇,基本护理工作时健康教育知识宣教,通过给予产妇产前产后健康教育以及新生儿喂养等干预措施来显著性提升产妇护理质量[1],促使产妇产后身体迅速恢复,尤其是剖宫产产妇。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56例产妇,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产科健康教育中采用微信媒介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基础性临床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56例产妇均选自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中,就诊时间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组别是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即实验组(n=28)和参照组(n=28)。参照组中,产妇年龄在22岁至40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27.4±2.6)岁,孕周在30周至32周且中位孕周是(31.0±0.5)周,初产妇、经产妇例数分别是18例、10例;实验组中,产妇年龄在21岁至39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27.1±3.1)岁,孕周在30周至33周且中位孕周是(31.5±0.6)周,初产妇、经产妇例数分别是17例、11例。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给予本组探究中2组产妇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各项临床资料包括:产妇性别、产妇年龄、产妇具体临床变化等。

1.2方法

参照组产妇:应用常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给予产妇入院宣教,详细讲解分娩相关性知识,给予产妇产后健康教育等;

实验组产妇:应用常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以微信为媒介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其中常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同参照组产妇,以微信为媒介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措施如下叙述。

1.2.1建立微信教育小组

建立微信教育课题组以及微信圈:门诊微信圈、住院部微信圈,其中住院部微信圈主要负责产后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产后注意事项、新生儿喂养知识,对于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认真解答,门诊微信圈主要负责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添加公共微信号并指导产妇阅读公共微信号上的针对性教育内容[2]。

1.2.2公共微信号宣教内容

主要包括医院环境、孕期营养知识、孕前准备工作以及胎儿自我监测办法等,指导产妇如何科学选择分娩方式,告知产妇顺产的临床意义以及无痛分娩的临床作用,给予产妇产时保健知识宣教,给予产妇产后护理以及母乳喂养知识等教育,确保每天发送内容切合产妇情况并不重复,做到具有针对性以及实时更新[3]。

1.2.3微信宣教课题组

结合产妇知识了解情况来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录制视频且在每周一、周三、周五早上10点进行循环播放,时间为1h,地点是门诊部以及住院部。

1.2.4微信圈发送内容

住院部微信圈发送内容是:产后运动、示范母乳喂养视频、新生儿沐浴视频、新生儿护理要点,可在线提问,时间是每周二、周四9点,时间为1h。

1.3判定标准[4]

利用本院自拟孕产期保健问卷以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2组产妇的产前产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宣教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参与探究的56例接受分娩的产妇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软件名称是SPSS19.0软件,本组探究中,计量资料:经t检验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且用率的形式表示。若统计学结果为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将2组产妇经过不同健康教育干预后获得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明显实验组产妇更佳,组间数据包括产前产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剖宫产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并发症率、宣教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产妇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详情参见表1、表2。

3讨论

微信作为社交软件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突破了地域限制,产妇可通过微信来获取产科保健知识,微信交流可显著性提高产妇对于孕期知识、新生儿喂养知识等的了解程度,住院前,产妇可通过微信了解医院服务项目,了解医院住院环境以及基本信息等,有助于树立产妇对于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信任感[5],减少产妇负性情绪,有效降低产妇发生妊娠合并症的概率,可利用微信与医务人员建立有效沟通并提升产妇治疗配合度。

产妇入院后,给予产妇常规产前产后健康教育易导致产妇出现抵触情绪,未能充分考虑到产妇接受能力,基于此,在产妇产前产后健康教育中提出了以微信为媒介,通过定期发送相关性产科健康知识以及保证实时更新来促使产妇学到保健知识,利用图文并茂或者视频的办法给予产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对于保健知识的兴趣并有效提升健康知识教育效果[6]。微信平台作为自由交流平台,还可以提问和讨论,通过学习健康保健知识以及与其他产妇讨论相关性问题,疏导负性情绪,提升教育效果。

本组探究中,实验组产妇产前产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剖宫产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并发症率、宣教满意度分别是92.85%、28.57%、85.71%、3.57%、100.00%,显著性更佳。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在产科健康教育中采用微信媒介,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性提升产妇产前产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可显著性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率以及提升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宣教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刘永侠,廖碧春.微信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6):122-123,124.

[2]黄健桃,马惠明.微信公众平台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5(41):265-265.

[3]岳生香,周军.手机微信在孕妇产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5(11):1098-1099.

[4]黎艳琼,刘荣添.对初产妇加用微信公众平台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3):317-318.

[5]邓小珍.利用微信构建健康教育新平台[J].中国新通信,2016,18(21):135.

[6]刘永侠,廖碧春.微信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C].第八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论文集.201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