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建筑垃圾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减少建筑垃圾的策略分析

周洁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本文先介绍建筑垃圾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不同阶段的建筑垃圾减少的策略,并分析策略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本文的介绍,建筑参与各方对建筑垃圾产生对于环境与行业影响加以重视,进而实现对质量、成本与工期的追求。

关键词:建筑垃圾,可持续,回收再利用

前言:随着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各省、市地区开展着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建筑垃圾不容忽视,它产生于建筑的拆除与建造过程中,是固体垃圾的主要来源,严重时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建筑垃圾的产生,不仅占据着可利用的土地空间,而且项目各参与方——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要为此承担额外费用,因此这常被视为一种利润和生产力的流失。基于以上外部压力:环境保护与内部压力:利润、生产力最大化,探寻一种减少建筑垃圾的可持续方法为建筑项目各参与方所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把可持续的方法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环境友好型(2)经济可持续发展(3)促进社会发展。

1建筑垃圾产生的环境与经济影响

建筑垃圾的产生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会对整个建筑行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意味着大量建筑材料的使用后的废弃,更意味着资源的过度利用,譬如,油漆、涂料和沥青等;如果这些废弃物不加以管理,又可能对水资源与土壤资源产生威胁。材料的日渐枯竭会限制工程作业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减少建筑垃圾对整个建筑行业的重要性。

2建筑垃圾产生的原因

在寻找应对策略之前,必要分析清楚建筑垃圾产生的原因。在这个数据化的时代,学者们曾提出利用数据分析、统计基本建筑垃圾种类与数量,进而分析垃圾产生的原因。然而,由于建筑本身的独特性的影响,每个建筑项目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同,而采用不尽相同的建筑材料、设计特征与施工系统,因此与独幢建筑物相比,整个建造项目的开展更为复杂,建筑垃圾的量化很难实现,因此学者们对于不同的建造项目,采用不同的量化方法针对性分析,总结出了建筑垃圾产生的三个基本阶段:

(1)设计阶段:由于没有减少建筑垃圾的法律条文约束,建筑师们在设计图纸过程中往往忽略建筑垃圾的产生,因而建筑垃圾的减少不可能反映在图纸中。

(2)建造阶段:由于文化水平和个人能力水平限制,若不经过严格的施工技巧培训,施工员往往会在作业中出现操作偏差,造成反工,此时建筑垃圾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3)完工阶段:建筑垃圾的直接式填埋。

基于以上事实,本文提出减少建筑垃圾的方法,并提出它们存在的问题。

3零建筑垃圾的产生

零建筑垃圾的产生是垃圾产量的最优结果,可以通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ling(BIM)在概念设计阶段的应用得以实现。它的工作原理是可持续建筑材料被收集到内嵌的数据库内,设计者通过这些工具设计出建筑的3D模型,这样就实现了正式施工前建筑物的可视化,方便了与业主关于建筑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但实现零建筑垃圾尚需一些技术突破,比如BIM数据库内建筑材料的匮乏;设计成果有时不能与分析工具相连,进行环境分析。

4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当我们无法实现零垃圾的产生,我们就尽量降低垃圾的产生。与通过技术减少垃圾相比,改变态度更加有效而且节约成本。对施工工人的专业技术培训是工程管理的内容之一,好的专业技术培训,不仅能向施工工人传达节约工期、提高生产质量、确保安全的施工理念,还能他们通过正确的施工工艺减少垃圾的产生。此外,据Eurofound的研究发现,经济奖励能调动施工工人们的热情。然而,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是开发商通常不愿支付培训费用与经济奖励,这将涵盖在项目成本之内;二是即使开发商愿意支付,施工现场的人员对于培训与减少垃圾的关系不甚理解。

5建筑垃圾回收

当建造项目进行或完工,如何处理不可避免产生的建筑垃圾很重要。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开发商直接将建筑垃圾倾倒填埋场或其他非法场地。生活垃圾可以被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建筑垃圾亦同。在很多工业国家,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国家等,政府要求开发商必须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甚至形成了良好的回收市场。据欧盟委员会统计,大约77%的建筑垃圾减少归功于建筑材料的回收,并且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中国,宁波历史博物馆是建筑材料再利用的典型案例,它的外墙装饰采用了从民间收集的明清砖瓦组成瓦爿墙和毛竹铸成混凝土墙,以突出中国江南民宅的特色,这一设计理念被授予了普利兹克建筑奖。然而,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如何缩短回报周期,从建筑材料的分类、回收至再利用,意味着从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到另一工程建设项目。

6行业规范与法律规定

建筑业与行业规范总是相伴而生,其内在原因是减少建造项目周期参与各方的利益摩擦。从各国的建筑垃圾减少的推行进程来看,减少建筑垃圾产生也需要规范与法律的保障。

总承包商不愿支付垃圾处理费用,而将责任转移到分包商;此时,分包商不得不在投标前对费用与工期进行计量;最终,业主成为了建筑垃圾产生的付款人。

在中国香港,政府自2006年,推行建筑垃圾处理收费计划,简称(CWDCS)。此政策是为了鼓励开放商回收建筑垃圾,在推行之初的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果。然后随后的几年,建筑垃圾倾倒与填埋更为严重,证明了政策的制定亦不可过于约束。

7结语:实现零建筑垃圾的产生显然是最完美的结果,然而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对建筑工人的专业培训与建筑材料的回收实质为建筑参与各方带来了深远的利益,但仍需行业规范与政策将其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