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墨人物画中写意性精神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现代水墨人物画中写意性精神探析

吕明昭

吕明昭甘肃省环县第四中学745700

摘要:写意精神在中国绘画创作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在当今,传统写意精神在现代水墨人物画中的融入已是不争的事实,研究传统写意理念在现代水墨人物画中的创新,需要遵循艺术规律,融汇中西,才能开创写意绘画的新局面。

关键词:现代水墨人物画写意性精神

中国画艺术强调艺术的意象表现、写意抒情和托物言志。意象造型是中国水墨画的基本元素,是水墨画中国味的重要表现。现代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典范,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已经走向世界艺术的殿堂,成为世界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人物画也称写意人物画,通过写意的笔法进行意象造型。绘画中,要达到自由创造的境界,首先要解决由客观物象的自然写照到意象造型的表现,强调它的写意性和抒情性。

一、现代水墨人物画中写意性的体现

有别于西方绘画的客观再现,中国画强调意象的捕捉,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走,注重笔墨对于物象精神内涵的表达。“论画以形似,见以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画家面对客观物象,先对客观物象认真观察,进而体悟,准确抓住物象的本质特征,探求其精神内涵。这个过程中,既抓住物象的外在特征,也感悟到物象的精神内涵,在心中勾画既具有物象本质特征又具有画者个人精神的艺术形象。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袭着传统中国画所用的笔墨纸砚,更承载着中国绘画的写意特征。古代中国人物画造型多样,有生动可爱,也有高古奇绝、诙谐幽默。这种“神似”就是写意,说写意的修养不如说更是一种心灵的修养。南宋的水墨人物画家梁楷开创了大写意人物画先河,开创了新的笔墨形式。

近代蒋兆和在引进西画造型艺术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仍未脱离写意性的主旨,写意精神始终贯穿。徐悲鸿等著名人物画家选择了“为人生而艺术”的道路。他们从艺术价值观入手,弘扬真、善、美,挖掘原质美,引进西方美术的造型方法,强化中国画的人物造型。谢赫六法中把“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针对人物画而言要求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人物内在精神和生命。“一个民族的艺术总是会受到本民族的文化思想的影响,往往带有强烈的民族烙印。中国传统人物画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很难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画家刘庆和说:“水墨走向当代,要靠自身的生活积淀、感召,只要有真情实感的生活,就不会对生活无动于衷,也不会回避水墨画遇到的新课题。”

二、现代水墨人物画对艺术精神的扩容

当下,人们呼唤写意理念在现代水墨人物画中回归。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广泛探索,即用古代写意精神观照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意识形态,以求在现代水墨人物画中创新和发展。写意人物画不仅要讲究形似,而且要讲究神似,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由心生境、与时俱进,即所谓笔墨当随时代,以此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情感、精神、意念的挖掘,以此造境生情、传神写照。人物画大家蒋兆和在中国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研究中有诸多例证可资借鉴。其中蒋兆和的水墨人物画更具“描绘性和素描意味”,他的现实主义鸿篇巨制《流民图》,吸收了古代画人物重结构渲染的做法,放弃外部光影表现而从结构自身入手,在笔墨上,能够自如地把握光影与造型结构的关系,用顿挫有致、具有充分表现力的线条勾画形象,以凹凸丰富的结构来写形传神。因而,神不离形,形不离神,形与神有机融合,浑然一体。现代许多画家在创作实践中创造新的笔墨造型语言,即体现了形神的趋向性。进行大胆创新,诸如造型的取舍、夸张甚至变形、变色,借以追求神似,笔墨语言含蓄、概括、写意、简明。由此写意,表现画家的主观意识和想象,也就有了独特的个性风格。

现代写意人物画的灵魂是写意,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做到以形写神,还需以神塑形,以达到形神兼备的高度。所以写意人物画的笔墨造型应属于写意观念,追求写意的境界,笔墨造型服务于传达写意观念。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里的核心问题,是贯注一种写意精神和方法。

中国写意创造手法一直贯穿着“书写性”。现代水墨人物画都十分注重以书入画的“书写性”。名家周思聪提出:“衣纹用笔要有书法味,要相互贯通。”名家范曾在历史人物画创作中更强调了“书写性”用笔的写意特色,即强调了线条及中锋为主的用笔,一波三折、逆入平出、藏头护尾等;强调线条的骨法力度,如锥画沙、屋漏痕、折叉股、积点成线等,体现了轻重、疾徐、顿挫、厚薄的艺术效果。

水墨人物画正处在开放性的时代,既吸收传统又不拒绝西方,实验笔墨发挥,实验形式感的创新。

总之,水墨人物画表达当代的思想情感,是画者之意和笔墨之意的结合。而“写意”则是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画家写心中之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曹睿浅析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04。

[2]张泰捷现代水墨人物画写意理念的重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157-158。

[3]秦寿平写实素描影响下的现代水墨写意人物画语言衍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