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散治疗小儿肺炎10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小儿肺炎散治疗小儿肺炎100例疗效观察

夏忠玉1陈舒玲2

夏忠玉1陈舒玲2(1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州贵阳550081;2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82-01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散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小儿肺炎患者按其意愿分成2组,对照组100例采用红霉素静滴和口服,治疗组100例加服小儿肺炎散。结果治疗组痊愈94例(94%),好转5例(5%),无效1例(1%),总有效率99%;对照组痊愈89例(89%),好转8例(8%),无效3例(3%),总有效率97%。结论治疗组100例加服小儿肺炎散组治愈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散小儿肺炎疗效

小儿肺炎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儿科首位。现采用贵州安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肺炎散治疗小儿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200例患儿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例。中医符合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诊断标准[1];西医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男35例,女65例;年龄最小者3个月,最大者12岁,平均5.6岁;病程最短者2.7d,最长者24d,平均6.5d;确诊为病毒性肺炎者25例,细菌性肺炎者38例,支原体肺炎者25例,百日咳合并肺炎者7例,麻疹合并肺炎者5例。对照组100例,男32例,女68例;年龄最小者2.5个月,最大者12岁,平均5.4岁;病程最短者2.8d,最长者25d,平均6.1d;确诊为病毒性肺炎者26例,细菌性肺炎者37例,支原体肺炎者26例,百日咳合并肺炎者6例,麻疹合并肺炎者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红霉素30mg/(kg•d),连续静滴7d,症状控制后,继以口服罗红霉素,1次5mg/(kg•d),每日2次,有并发症者对症治疗,7d为1疗程,连用2疗程以上。治疗组在使用上述西药的基础上,配以小儿肺炎散口服,一次0.6~0.9g,一日2次,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2周后观察记录两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及咳嗽喘憋、肺部罗音、X线显示肺部炎性变的消失时间。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喘憋消失,肺部罗音消失,X线显示肺部炎性变完全吸收;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喘憋减轻,肺部罗音基本消失,X线显示肺部炎性变部分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X线检查无改变或加重者。

3.2疗效分析

治疗组痊愈94例(94%),好转5例(5%),无效1例(1%),总有效率99%;对照组痊愈89例(89%),好转8例(8%),无效3例(3%),总有效率97%。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嗽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罗音及X线显示肺部炎性变吸收时间方面也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冬春气温变化时最为多见。它既可由上呼吸道感染向下发展而来,也可并发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过程中。本病多属中医“肺炎喘嗽”范畴,主要由于外邪侵犯于肺,使肺气瘀阻,日久生热,肺热熏蒸,将津液变为痰浊,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因而上逆所致。本病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串心肝。在发病过程中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藩篱疏松,卫外功能差,寒冷不能自调,先天禀赋不足,喂养不当,调护失宜,对寒冷适应能力差。六淫之邪不论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均先及于肺,正与邪的消长变化,导致了小儿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其根本病理机制为肺脾两虚,卫气不固,易感受虚邪贼风。久病及肾,元阳不振,肾虚骨弱。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炎散,以清热解毒,清火祛痰,止咳定喘为主要功效。小儿肺炎散由朱砂、牛黄、冰片、生石膏、天麻、川贝母、黄连、法半夏、胆南星、桑白皮、甘草组成,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善清肺卫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桑白皮泻肺平喘,兼利小便而引热下行,二者合用,具清肺泻热之功,共为君药,佐以冰片,黄连清热泻火解毒,朱砂、天麻祛风定惊,加用甘草以缓和诸药峻烈之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清火祛痰,止咳定喘之功。配合西药常规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更能显著地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李兴华等,儿科疾病诊疗标准[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21.

[2]叶慧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评价,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3):251~252.

[3]贺晓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56例临床疗效观察,现代临床医学,2005,31(5):327.